听 是好歌们

(一)

你听歌吗?

一个人走路的时候,一个人运动的时候,一个人做些不费精力的琐碎事情的时候,你会不会,寻一对耳机,点开一个音乐软件,放几只歌来听呢?

你会在什么时候听歌呢?

走路的时候,不太着急要去什么地方,那路上晃晃悠悠的走着,听个舒缓点的,小清新的,伴着调子悠悠然然,乐乐呵呵,什么天气都变成好天气了。

若是一个人去跑步了,或者是健身房里去健个身,运动开始,心跳加着速,流着大汗喘着粗气,总有那么一时半刻觉得难熬吧,这时候,也可以听个歌。选些节奏嗨的,舞曲,说唱,前奏一打,情绪随着就高昂起来。耳朵里拍子欢快,运动的呼吸也一点点调整着,操场里一圈又一圈,几首歌工夫,就跑下来了,好像也挺简单的。

有的时候,会做些小事情,收拾个桌子,打扫个卫生,随便翻翻杂志报纸,刷刷微博看看新闻,不怎么想动脑子,甚至不怎么想想什么事情,可这么空落落的,大脑难免无所适从,这时候,就放首歌听吧。随机播放就好,不用那么认真的听,让耳朵里流淌个节奏就好,歌里面,是个世界,不用那么仔细的观摩,看一看门牌,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好。或者就是简单的,不拘什么歌放起来,把自己抽离于躯壳,跟着歌就神游到另一个神秘次元,感受那里的喜怒哀乐,阴晴风雨,日升月落。左右手边的事情不用动什么脑子,左右不过就是无聊了打发个时间,听个歌,不多也不少,时间一样是过,时光却显得斑斓了。你说呢?

(二)

你喜欢听歌吗?

你喜欢但凡有一点点空闲的时间,都想放几只歌听听;

或者是同时关注着国内外各大各小乐坛的新动向,有新发的歌就迫不及待的要试听几遍,有新出道的歌手无论哪国哪个流派的都要寻几首歌尝试一番;

又或者是,听过没听过的歌,下载了一大堆,碰见好听的喜欢的就立马下载下来翻来覆去几十遍的听,听到会唱,听到以后听到前奏都可以知道是什么歌,更有甚者,喜欢哪阙歌词了,还要整一个小本拿出比小学初中写单词还要专注十倍的态度认认真真的誊抄,再写几句随笔,写完放下之后时不时还要拿出来温故而知新,以后偶尔伤春悲秋感叹人生的时候拎出来吟几句,方显得对这首歌爱得深沉。

你喜欢听什么歌呢?

快歌?慢歌?或者是,温暖治愈的?沉郁伤感的?又或者是,按照语言分,中文?粤语?日韩的?欧美的?太多分类了,罗列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喜欢一首歌,哪里就时时刻刻在意是什么类别呢,有可能当时在经历一件高兴的事,当时耳边放的歌,后来再听到这首歌,心情跟着就嗨起来,谁又那么清楚那是什么类的歌呢?

喜欢,是没道理的啊。

本来是很“高大上”的写写听歌心得的,没想到,搜肠刮肚好些天,就是凑不出几段顺溜的句子。后来,聊到了喜欢,也就明白了,我喜欢听歌,可我不是什么所谓“鉴赏家”啊,我的喜欢,是因为我是我,我试图以我出发,去聊大家的喜欢,免不了就容易无话可说,我了解我的喜欢,其他人的喜欢,哪里是我能随口置评或者总结的呢?

小小自大了,引以为戒。

(三)

我喜欢听歌。

喜欢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一天不听难受,两天不听着急,三天不听,这个,目前还没有打破三天不听歌的记录,我也不清楚三天不听会是什么样子,反正我是忍不到那个时候的。

我喜欢听些什么歌呢?

不好说。我喜欢每天都翻翻几个音乐软件的乐单更新,看名字顺眼的就下载下来试听,试听完了不怎么喜欢的就删掉喜欢的就留下,在这个模式下,手机里存了3000多首歌,所以说,我喜欢什么样的歌呢?我也不太清楚。

要分那么清楚做什么?我就是喜欢听歌啊:

我喜欢耳朵里音符流转的感觉,快节奏的或是舒缓的,沉郁的亦或者轻松活泼的,都像是一群灵动的小精灵在脑海里跳跃着描绘出一幅幅叫做山川河流,天高海阔的画作。

我也喜欢伴着乐音诉说的故事,有的故事聊的人生,有的故事讲的感情,有个故事里小王子等到了一朵专属于他的玫瑰花,而另一个故事里花都已经谢了等的人却还没有到来。一个故事告诉我,黑色太黑暗,寻不到光明有多难捱,下一个故事告诉我也许最美好的还在未来,但我们可以让今天更美好一点。

一首歌,一个故事,故事悲伤或美好,是绝境还是充满希望,随着音乐一章一章讲述着,都很动听。

(四)

听歌之路,坎坷了点。

因为喜欢听歌,所以对听歌这件事的记忆就总是深刻一些。

我的听歌之路,正经应该是从初中开始的吧,小学虽然也听歌,但大多数情况,都是班里同学传唱什么,听几句,知道几首而已。到了初中,不知道是受到了什么影响(现在仔细回想,感觉有可能是受到了同桌经常塞耳机听歌的诱惑,但究竟是不是,确实记不清了),就很想找歌来听,没什么听歌的专有设备,只好拿一个能放歌的、只有100M内存的电子辞典,充当了放歌设备。

紧接着就得想法子下载歌了。初中的我基本算个网络白痴,水平仅限于打开电脑点开音乐找几首歌直接播放,根本不知道下载是怎么个下载法,后来我的同桌刘同学在我的软磨硬泡软硬兼施之下,终于答应帮我。解决方法是这样的,周末偷偷打开家里的电脑,搜罗想听的歌,找一张纸记下来,下周去学校让同桌回家帮我下载了,第二天再给我带来(够麻烦的,谢谢刘同桌帮忙且不吐槽之恩)。

下完这波歌,美滋滋的带回家,晚上,就可以更加美滋滋的写着作业塞着耳机听着歌。当然,这种状态当时是不被家长允许的,多影响学习呀,被发现的话免不了就是一顿怼,于是乎,本人的谍战生涯第一式,就正式启用了。招式如下,家长来视察学习工作了,马上手忙脚乱的点到单词界面叽里咕噜念起来,家长一离开,就再切回音乐播放。谁能想得到,我的谍战生涯,开的原因端竟然不是电视电脑小说恋爱,竟然是听歌。

电子辞典只有100M内存,下载歌下满又能有多少呢,充其量也不过三十来首。三十多首歌,差不多循环一个月,下个月,还是这个下歌模式,继续再来。就这样一个月一个月,听满了两年,听到了电子辞典死机。想到这,确实对不起它,没怎么学几个单词,最后倒是听歌听废了。为电子辞典被动的不务正业和命丧“歌”手,默哀。

高中的听歌之路和初中差不多,不过装备升级了。电子辞典成为过去式之后,听歌断了渠道,给我急得,鼓了小半年的勇气,终于开口和家长提出购入一个MP3的提议。协商过程远比我想象的要简单,还没等我发表完歌对我的重要性以及听歌对学习的无影响性等等的长篇大论,家长就爽快的点了头,还明确的表示非常信任我的学习态度,然后第二天晚上我就拥有了我人生的第一个音乐播放器,一个小小方方的,内存3G的MP3。

装备升级,下载方法也要升级,网络时代,我终于还是学会了下载(为自己鼓个掌先)。

拿到MP3的第一个周末,向家长申请了半天的电脑时间,连接线插好的瞬间,还没有开始下载,血液里就仿佛充满了电量哗啦啦的都是开心振奋的声音。迫不及待的开始把心爱的歌曲挨个点上下载键,初中两年听熟了的喜欢的歌,一个不落的全部下载,结果也没填够3个G。当时那叫一个开心啊,还留那么大空间,还能存好多啊,那就可劲下吧,接着点吧,一个挨一个,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3个G的内存,妥妥的就满载了。满载而归,幸甚至哉,欢欣雀跃,那么多喜欢的歌,那么多没听过的新歌,能听很长时间了,单是想想心里就乐呵呵的。

MP3也算是开始了我的另一个听歌模式,之前电子辞典内存小,为了多听只能是听一波删一波,现在内存大了,就可以把喜欢的全部存起来,之外再存储一些新歌。新歌听了之后有喜欢的不喜欢的,喜欢的就继续听,不喜欢的就删除。当然即便这样,喜欢的歌越来越多了,也确实能再把MP3下满,可高中的学习状态,没那么多精力品味新歌,大部分时间,听歌就是纯粹为了听个歌,喜欢不喜欢的倒是靠后了,所以这3个G,也确实折腾了挺久的时间了。

(五)

情不知所起。

听歌,是很怕带感情的。

有那么些歌,因为歌里的一些词句,也有可能只是某段曲调,冷不丁的,心弦拨动,情感,就肆意了。

……

“往往仍记起你,过去共你一起,所经过的多的可以编写几次传记。

剩下自己,怎可走到尾?仿佛单脚企。”                          ——二缺一

那会儿,升了高中,最好的朋友,分开了。那会儿,戴了钢牙套,别扭的把日常的方言拐成了一口普通话,挂起了一张生人勿近的面具。那会儿,在一个班里,找不到能说话的伴,突然,也找不到自己了。半夜,带着耳机,没有睡意,突然,放起这首歌,突然,眼泪就忍不住了。

人越大,越往外走,也越来越走不到一块儿了。苦过,哭过,再后来,也就学会了,把别离当日常,懂得一个人也要好好的过。

二缺一的结局,是一个人的生活。

……

“该失去便要失去,愿你放低恐惧

  该出去便要出去,在这斗室默许

  陈年事告别了,便要向前追。”

                              ——放低过去

如果沿着时间轴画一条代表状态的线,那我的高一,应该是个低点。什么也做不好,基本等同于什么都没做,成天在位子上,不知道都想了什么,写不进去字,看不进去书,整个人,颓唐的仿佛世界末日一般。没有记日记的习惯,后来再回头看,只看到了一片黑暗。

高一结束,下定决心转班,具体原因也说不上来,我只是知道,当时的我,需要换换环境。终于出来了,长喘一口气,好像真的就活过来了。高中几年,难得的有了进取的念头,可高一废了一年,我还有机会吗?

在那段时间,很喜欢的一个歌手,经历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之后,复出了,带来了这首歌。本来就是个容易听歌代入自己情感的人,听完这首歌,真真的,看到了些许光芒。没有很多,但也足够让我从迷蒙蒙的雾里面,走出来了。挺感谢这首歌。

放低过去,未来还在等我。

……

一些歌们,应了景,也由得我,记住了情。还有一些歌们,刚刚好出现在了一些事里,不够应景,却也轻易不敢再提起。

“寻寻觅觅,不能忘记,我们曾经说好那个约定。

当时的月明,悠悠一片云,忘不掉这一份情。”——曾经的约定

养过一只小狗,巴哥,给他起名叫Dd,既是dog的D,也是“弟弟”的谐音。真的是很喜欢他啊,喜欢看他在院子里蹦蹦跳跳,看着他学会了加速跑冲上台阶,也笑着看他在妈妈晾衣服的时候偷偷拖走一只袜子然后被妈妈追着满院子跑,最后他把袜子拖进了自己的小窝里并且拒绝出来了。真的是很快活啊。

他夏天来到这个院子,看到了红玉兰在这个花季留下的最后几朵春意,可是他,没能看到红玉兰满树绽放的样子,他在那个冬天走了。

那个冬天,我听一首歌,从冬至,听到了正月十五。那一天,满天的烟花,他看不到了。从那天起,这首歌一直下载在我的音乐播放器里,但是也不再经常点来听了。偶尔随机到了,听了前奏,泪就下来了。

曾经的约定,留给了曾经。

……

许多故事里,都渗透了一句句歌。我记住那些故事,也记住那些歌。

我哼着歌,翻阅着故事,也哼着歌,续写下一个故事。

歌里有没有情,无关。

故事里有情,却不知所起,或许是因为,人生苦辣酸甜,故事,也就有了喜怒哀乐,无限情感。

(六)

听歌易,写听歌,难。

“我是一个歌颂者,唱得诚恳。

  我不多问,也不多说,我只唱出我所看见的。”

                                  ——歌颂者

写听歌,是很久之前给自己画的大饼。手机里下载了三千多首歌,两千多都听的会唱了,所以就觉得,听歌这方面,自己很了不起了,就很想像模像样的炫耀一把了。可其实,听歌,和写下听歌,实在不太一样。

起初,是虚妄了。自己不是什么音律大家,不懂吹拉弹唱,对词作更是无从谈起,却妄图以一个“专业”的角度来评赏歌曲,于是就出现了,越写越不知所谓,写到连自己都不知道意图表达什么了的情况。幸好,悬崖勒马,把自以为是的“高姿态”,收掉了。

之后,就想纯粹的聊聊自己的听歌。可即便如此,也不容易。

听歌,是种感受。而感受,何止千千万万种。感受本身,随着时间变化,会变,随着处境变化,也会变,那么听歌的感受,当然又会随之再变。翻开歌单,只觉得每首歌都很熟悉,也都能说说相关的那个故事,可也总不能,就这么一首首说下去吧。

后来就想着简单分个类吧,可又怎么分呢?按曲吧,不知道什么是R&B,不太了解HipHop,还有什么Electrichouse,等等等等,好了,这是不专业的问题,那按歌词呢?一首歌一阕词,又回到上一个问题了,不同词不同的故事,那么多个故事,哪能分个清楚,结果就是尝试了下分类,又放弃了。

再后来,索性彻底放弃“凡写作必有中心思想”的高考写作后遗症,想到哪写到哪,写到哪算哪,反正我写的是我的听歌。我是不专业,可我爱啊,我喜欢,我就可以有话说。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几段文字,不为表达什么,只为写写我的听歌。

终于,啰啰嗦嗦,写了不少字,写的纠结也有趣,一边写着一边再翻翻旧歌单,笑了笑以前的年少轻狂,也流了几滴叫做回忆的泪。

到此,关于“听歌”,就告一段落了。

吸取一个教训,非专业的还是不要轻易给自己画专业的饼了,会纠结惨的,此处致敬美食家,以前以为美食家就做些尝一尝的活计,日子美翻了,自己小小涉足了专业评论的行当之后,才知道感受了再说出来,有多么的不简单。

也积累一个经验,写字什么的,还是要从自己出发,力所能及的话,再有所延伸。写自己,也许不够大气,太过于自我,可也已经尽力而为,写下的,都是生活。

好了,就这样吧。听自己的歌,写自己的字,走自己的路,让其他,一边去吧。

“听天使在唱歌,我们都要快乐,你手心传来的爱我已接受到了。

听天使在唱歌,世界换新颜色,感动会放射,暖暖的热。

请天使来唱歌,当我很不快乐,很需要一些什么好让心被温热。

请天使唱首歌,当心情疲倦了,让我能感觉,被拥抱着。”

                            ——天使在唱歌

The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 是好歌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