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NU的上

在家里的书房里坐着,还觉得不太真实,梦一样,又一场旅途,又到家了。
一个学期,也正式结束了。对我来说如此特别、如此值得纪念的一个学期。一百三十天,想一想,怎么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快。
就好好思考总结下~学习方面!
来交流前,作过各种心理准备和想象,想过课堂的样子,想过有多难。真正身临其境,去接触、去学习的时候,很多时候还是措手不及,也用很长时间去适应。心态和情绪总是很不稳定,总是太担心太害怕太不自信,好在一路有收获,也慢慢学会不能停在表面要去动脑子去思考。
“长见识”,是最大的感受了。完全是不同于民大的教育模式和课堂。没有所谓的“点名考勤”,学不学习上不上课完全看自己。课堂真的是很个性灵活,同一门课程,不同的老师有自己的讲法和特点,甚至用的课本也不一样。平时成绩基本来自期中作业,有些期中作业真的可以能让你做到期末。有时上课的时候,可能老师讲着讲着,就有底下直接互动或者提问、质疑的,就停下来讨论、讲解。有的老师有两个教学班,去随便哪一个都可以。老师们讲的内容,基本都不是课本内容,而是自成体系带着每个老师的特点和理解下的知识。真的很喜欢!虽然到期末的时候总摸不着头脑,不过比起最后期末那张卷子,还是平时课堂的收获多啊!在课堂上,除了必须讲到的知识,也真的多很多拓展和“课本范围”之外的东西。和课上的同学学着,用打印PPT的方式来做笔记和听课。还有教室课堂和在线课堂结合的方式,语言学概论就是这样,网上的“大夏学堂”上老师会精心准备相关的资料和知识拓展。不一样的方式,不一样的体验。
讲座的路,说来很惭愧。一开始的时候,跑去听讲座却被会议室的格局“吓跑了”。期末了才真真正正听了一场讲座。那天陈晓明教授讲座的内容,也许我并没有领会多少,也确实达不到理解的深度。但还是很开心,起码算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关于成绩和考试,虽然嘴上喊难说头疼,其实心里明白这样的模式才像大学的教育。成绩是期中和期末组成的。每一门课,都有期中作业。大多是一篇论文,听上去简单,准备起来一点不比准备一门闭卷考试容易。字数之类的已经不算要求了,写了三门课的期中论文,其实都不是很满意,总觉得还是少了思考和内容。不过比起之前来也是有些进步。老师们的期中作业形式也是五花八门,还是语言学概论,平时成绩竟然分成了三章节的在线测试、自学部分测试和自选形式的作业(后来一起做的小组作业就是这个啦)!真的是从期中做到期末!
期末考试就更开眼了!题库这种在这边肯定肯定是不存在的!有的是连个范围啥的都不知道,完全靠自己理解掌握!卷子的题型是基本题型,不过也没有选择题,有的课有填空这样的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多。但是基本题型下,问的内容,真的要靠自己来理解以及各种编啊!说来还是喜欢这种灵活的考法,一家子写成一样的答案多没意思。每个老师都在强调不考自己硬背,就按自己理解和想法来!其实想想,期末虽然有些痛苦,其实也就这样过来了呀!结果还是希望能更好的,不过这样也算基本满意。
一学期学下来,关于学习其实自己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毕竟没了十来斤肉,其实现在想想,努力是应该的,但是很多时候没必要太和自己过不去,压力可以有但不要压得自己太难受!
下半个征程,希望是心理上放松的状态,高效有效,学的开心!

还是要,好好努力呀!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ECNU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