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3 今日思考 工作的“安全感”

一直认为经济不好的时候才是检验企业能力甚至个人能力的时候,在经济好的时候,大家一片和气,都有钱,都消费和收入,企业如此个体如此,惯性成长惯了,在整体经济趋好的背景下,大部分都感觉不到危机感,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确定的,持续增长会是常态。

然而这个世界毕竟不是确定的,经济危机还是来了,很多公司开始裁员增效,我面试很多人基本上都是公司没了,或者业务没了,显然很多人都在期待一份工作。

而回归到我们公司和合作伙伴,因为外界的影响,显然大家也都感受到了危机感,但仔细分析却发现大家面对“危机感”的路径却是不同。

大部分人面对危机感的方法就是贴近老板,跟老板“处好关系”,以其降低被淘汰的风险。

而所谓的处好关系的方法却又是以高频的刷“存在感”展开,显然这些人解决危机感的方式路径错了。

要知道对于老板而言,他们关心的问题并不是身边缺乏“说好话”的人,更关心的是自己客户的问题如何得到有效解决,以避免合作伙伴不会淘汰自己。

而从个体来说,也许会认为给自己发工资的是老板,因此取得老板开心就可以让老板给自己发工资,继续雇佣自己,但他们不曾想到的是,如果单纯的让老板开心,老板为何不去天桥剧场听一场相声呢?

回到价值交互的原点,真正的处好关系,并不是靠能说会道的互动,更是帮助老板解决老板关心的问题,单纯的幽默,破解领导的孤独并无价值。

面对时代的不景气,行业的冬天,甚至公司业务的挑战,从个体到公司面对危机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什么?

一定不是取悦你的老板,而是真正把注意力放到解决客户活下来的问题上来。

这才是我们建立自信的原点,老板开不开心不重要,因为影响老板情绪的元素太多,每一个岗位要关注的重点应该是用自己专业能力去解决客户着急的问题。

我们说变与不变,无论是经济形势如何变化,无论是行业如何变化,甚至是公司和老板也会变,但每个人,每个组织活下来的要求不会变。

不变的需求,变化的不过是需求的标准。

面对行业冬天,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组织单纯的做好老板客户关系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

在困境时,真正解决对方的能力。

毕竟,任何一个个体也好,组织也罢产生的价值交互还是要回归到自己活下来的问题上来选择合作伙伴,团队人员。而这选择的标准一定不是单纯的关系好,更是源于信任。

这信任就是:你做事情,我放心。

这里的放心,并不是单纯的关系好,而是解决我们问题的能力强,值得托付。因此,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只要我们脸始终盯着客户的问题不变,就不会被抛弃。

无论经济如何不景气,无论公司业务如何不好,每个个体只要盯着解决客户的问题,就一直会稀缺下去,因为解决客户问题的稀缺能力而变得刚需,因为刚需变得自信。

一个人身体的健康自信一定是来自身体的代谢能力,而精神的自信一定是来自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223 今日思考 工作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