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作个人随笔?

个人随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它具有短篇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基本形式。16世纪晚期,蒙田开始写随笔,尝试将自己的主客观内容融入到一种新的散文形式当中。 他住在自家的庄园中,作为退休律师,为了让自己,忙碌起来,他开始创作随笔,其实中国在很早之前就有随笔记这种文体,也是随笔的一种吧。 蒙田在随笔中描述身边的一切事物,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不拘泥与形式。

 20世纪,弗吉尼亚伍尔芙的随笔,平衡主题和风格,然而现实是同等重要的作用。 随笔自成一个,是一种最接近真实的利器。随笔中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就像一个人说给另一个想听的人一样。

 近年来,写手们之所以对cba保有持续高涨的热情,就是因为这种形式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跟随,包括四个要素,笔调,形式、戏剧性和真实。

(1)笔调 比较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并且以第一人称写作。

 随笔不足以完全呈现出经历的全貌,作者必须设定出自己的视角,说出自己的想法。 随笔作者在处理主观性问题的方法,是将每个个体自视为一个微观世界,同时把个体经验升华,而使人物具有普遍性。当你诚实的分享某种你的深层体验时,它就会触动读者,这样就可以使个人体验具有普遍性。

(2)形式,随笔处于小说和诗歌的交界地带。

 作者会将他的个人体验与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或是用诗歌的技巧对其加以润饰。对于诗歌和故事的平衡,开始的随笔,如此富有魅力。

 (3)戏剧性,

正如狄勒德曾经写到:没有什么主题是不可以涉及的,整个世界都可以作为呈现的主题,只要这个主题足够有戏剧性。个人随笔就是这样一种对于真实生活的讲述,只能说真实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而作者只是亲身经历其中而已。

(4)真实

随笔将真实同时留给了作者和读者。故事没有必要为读者留下一个真相,但是随笔却不同,这就是短篇小说和随笔之间的最大区别。 随笔通常基于某件真实发生的事情,作者对此会有充满深意的内在解读,但并不会完全说透,读者必须自己去辨别。

 那么如何写作自己的个人随笔呢?通常情况下,会遵循以下四个步骤(四个层次)。

 1、选择并识别(第一个层次)。

(1)选择自己的某一段经历,或者让它选择你。

一次只选一个事件,一个地方,一段观察或者一份情感。闭上眼睛,呆一会儿,听听内心的声音,看看哪一个片段让你会有跃跃欲试的书写欲望?

(2)聚焦并架构

蒙田曾经说过:“每件事都有上百个部分,上百张面孔,我只选其中的一个,我并不会尽可能广泛的描述他们,我只是尽可能地深入。”

(3)收集信息

 透视你在前面选择的这段经历,并将其置入的公共生活当中去。

 (4)自由写作第一稿 随笔和漫谈都可以揭示隐藏的轶事。

2、展示(第二个层次)

(1)展示经过,写出场景。 之前的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大多重于修辞,而现在的文章则大多侧重于影像化。

(2)戏剧化 将故事写作的元素融入到随笔的写作当中:

 a、设定场景和人物性格。在这一元素中对场景及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润饰描写并明确细节。

 b、紧张感和对白。通过行动和对白,强化故事张力。

c、高潮及情节设计。通过情节设计让文章要有起伏,就好像在挖掘什么。

 d、启示或解决办法。即意味着主人公有所发现。

(4)运用故事元素写作随笔的第二稿。

 3、润色(第三个层次)

(1)将个人化的内容转化为普遍化。使个人经验升华并具有普适性。

 (2)详述 从这一步开始,慢慢打磨你的文字。这时要让你的文章像诗歌那样引起共鸣,就必须要融入诗歌的元素:

a. 想象力。 重组你的文章,并寻找意像,也就是那些你能够描绘的任何东西。

 b. 节奏和韵律。 大声朗读你的文章。同时祝 注意聆听音调旋律,技术化的处理那些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韵律和节奏。

 c. 升华。 也就是如何升华主题。你必须考司考的软件里要表达的核心是什么?事件背后的真相又如何?通过精炼生活,最近戾气盛处理,你就能发现其中的精华所在。

(3)运用诗歌元素写作第三稿。

 4、静待开花结果。

 写完文章的草稿之后,先把你的文章放在一边,至少是隔夜,最好是过几天,甚至几周再看再修改。

(1)保持耐心,正如里尔克所说:“万事皆需孕育方能诞生。”

(2)修订 在修改一遍甚至多遍。

修改的重点包括:开头与结尾、文章细节、戏剧张力、对白、意象、节奏和主题等等。

(3)删改:

控制段落的长度,调整句子的长短搭配,配制段落结构,合理使用动词,删减冗词,注意创造画面感。

(4)找其他人对你的作品进行评论。

这也是你的同行朋友、作家小组和工作坊的价值所在。 (5)考虑随笔的结集出版事宜。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创作个人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