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很难吗?一文带你学会性能测试核心流程和概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性能测试就是使用Loadrunner、Jmeter等工具进行压测,然后得到测试结果即可,但仔细想想,对谁进行测试?测试目的是什么?监测指标有哪些?得到的结果如何分析(怎样的结果算通过)等等。

所以使用工具压测只是性能测试最基础的一个步骤,下面先来看看性能测试的一般流程:

  • 业务学习:通过查看需求文档、PRD等相关文档+手工操作来了解系统功能;
  • 分析需求:分析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圈定性能测试的范围,了解系统性能指标;
  • 工作评估:工作量分解,评估工作量,计划资源投入(需要多少硬件资源,多少人力、时长来完成测试工作)。
  • 设计模型:可以理解为测试场景,是单一测试场景还是混合测试场景;
  • 编写计划:测试计划应明确列出测试范围、人力投入、持续时间、工作内容、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策略等;
  • 准备测试环境:准备服务器(部署被测系统),负载机(安装压测工具,产生负载的机器)
  • 准备测试数据:根据测试场景(设计模型)准备数据,

原因有两个:

a、有些数据是支撑系统运行的基础(比如我们要对登录进行压测,首先需要准备一些注册好的账号);

b、不同量级数据影响性能结果(比如从不同量级的数据库查询结果,时间肯定不一样),至于准备什么量级的数据则需要跟项目实际情况来设计;

性能测试很难吗?一文带你学会性能测试核心流程和概念_第1张图片

  • 开发脚本:根据测试场景,测试用例开发测试脚本(录制或手动编写);
  • 测试执行:运行测试;
  • 缺陷管理:跟踪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
  • 性能分析:对性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是否满足预期目标,如果不满足则需找出原因;
  • 性能调优:根据上一步的分析,尝试优化系统;
  • 测试报告:对测试工作进行总结,报告测试结果,发现的问题等
  • 评审:对性能报告中的内容进行评审,确认问题、评估上线风险。虽然有时候性能测试结果不理想,但基于时间和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也会上线,后续再快速迭代。

性能测试很难吗?一文带你学会性能测试核心流程和概念_第2张图片
性能测试交付件:

  • 测试计划

  • 测试脚本

  • 测试程序

  • 测试报告

02、性能测试成功要素

性能测试上手较难,是一门融合测试、开发、运维、需求调研、架构、协调管理等综合技能的学科,掌握一个测试工具只是最基础的一步。

性能测试有几大难点:

  • 需求分析

  • 场景设计

  • 性能诊断调优

  • 环境搭建和模拟

03、性能测试常用术语

(1)负载:模拟用户操作对服务器造成压力的过程,比如模拟100个用户同时登录;

(2)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在指定的负载情况下,系统性能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是否满足要求;

(3)负载测试(Loading Test):

在一定的硬件环境前提下,通过不断的增加负载(不同的虚拟用户数)来确定满足性能指标情况下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简单来说,就是帮我们对系统进行定容定量,找出系统性能拐点,给予生成环境规划建议。

这里说的性能指标包括:

  • TPS(每秒事务数)

  • RT(事务平均响应时间)

  • CPU Using(CPU利用率)

  • Memory Using(内存利用率)等

(4)压力/强度测试:

在一定的软硬件环境下,通过高负载的手段来使服务器资源(强调服务器资源,硬件资源)处于极限状态,测试系统在极限状态下长时间运行十分稳定,确定是否稳定的指标包括TPS、RT、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等;

(5)稳定性测试:

在一定软硬件环境下,长时间运行一定的负载,确定系统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是否运行稳定。与上面的压力/强度测试区别在于负载并不强调在极限状态下,一般使用目标负载的1.5~2倍的负载数量进行测试;

(6)TPS:每秒完成事务数

事务是指一个操作集合,不同场景中事务所包含的操作不同,这个概念我们后续结合实例介绍

(7)RT:响应时间

指一个事务花费多长时间完成,为了使这个值更具代表性,会统计平均值,也就是ART,不过一般说RT就是指平均响应时间。

(8)PV(Page View):每秒用户访问页面的次数

此参数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平均每秒有多少个用户访问页面

(9)Vuser(Virtual User):虚拟用户

用来模仿真实用户进行操作;

(10)Concurrency(并发):

  • 狭义并发:虚拟用户在同一时刻做同一件事情或操作,这种操作一般针对同一类型的业务,或者所有用户进行完全一样的操作,目的是测试数据库和程序对并发操作的处理。
  • 广义并发:虚拟用户对系统进行操作,但操作可以不同;

狭义并发多适用于单一测试场景,广义并发多适用于混合测试场景、稳定性测试场景;

(11)场景(Scenario):模拟真实用户某个操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可以称为一个场景,我们举个论坛系统的例子:

  • 单一场景:用户登录,单单这个login的动作就是一个场景;
  • 混合场景:用户发帖场景,可能包含以下几个动作,先登录,打开发帖页,输入文字,选择板块,发帖,这几个动作组成了一个发帖的混合场景;

(12)思考时间(Think Time):因为用户在进行操作时,每个操作是有时间间隔的,对应到脚本中,就是两个请求脚本之间的时间间隔

04、性能测试通过标准

性能测试很难吗?一文带你学会性能测试核心流程和概念_第3张图片

最后: 可以加入群号:914172719 ! 进去有许多资料共享!资料都是面试时面试官必问的知识点,也包括了很多测试行业常见知识,其中包括了有基础知识、Linux必备、Shell、互联网程序原理、Mysql数据库、抓包工具专题、接口测试工具、测试进阶-Python编程、Web自动化测试、APP自动化测试、接口自动化测试、测试高级持续集成、测试架构开发测试框架、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如果我的博客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我的博客内容,请 “点赞” “评论” “收藏” 一键三连哦!


好文推荐

转行面试,跳槽面试,软件测试人员都必须知道的这几种面试技巧!

面试经:一线城市搬砖!又面软件测试岗,5000就知足了…

面试官:工作三年,还来面初级测试?恐怕你的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头衔要加双引号…

什么样的人适合从事软件测试工作?

那个准点下班的人,比我先升职了…

测试岗反复跳槽,跳着跳着就跳没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件测试,程序员,IT,数据库,程序人生,测试工程师,软件测试,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