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棒球大联盟》看职场人生

五一用大半天时间看了一部韩剧,《棒球大联盟》,没有男女主角的恩怨情仇也就罢了,可作为一部竞技类电视剧,居然没有几场惊心动魄的比赛,最后的大结局也没有像《最后一球》类似的高光、热血时刻。可以说,整部电视剧讲的是球场之外的故事,讲人生,也讲职场。

棒球大联盟

(1)人生的选择,多与少都正常,但要内心强大,实力雄厚
剧情的开头,讲述了球队的落魄和窘境。男主的出现,让我期初以为会是力挽狂澜般的临危受命。可是,很平静,虽然男主有着辉煌的履历,带领摔跤、手球队都获得了冠军,但是终归还是失业者。所以,为了生活,他需要一份工作,而棒球队正好需要一位团长,男主很自然的来应聘。要不是上层领导看重他简历的独特性,面试时讲出真问题的男主应该不会被接纳。

另外一个故事,是第二投球手。剧情中段,男主需要找外援来加强队伍实力。可有限的资金和竞争队伍的出现,让男主陷入困境。第二投球手吉边昌是个意外,作为翻译的他,无意中让男主发现了特别之处。通过资料收集,发现曾经是国手,因为历史原因,被驱逐。男主通过多次考验和深入调查,觉得吉是靠谱的人,更是球队需要的。因此,义无反顾的带他回国。在吉的故事中,让我动容的是当他知道自己可以重新打球时,和妻子相拥而泣,妻子一直内疚自己生病耽误了吉的前途,而吉在每个独自练球的深夜都是莫名的孤独。

不论是男主,还是第二投球手,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人生的不容易。男主不停的换领域,第二投球手的无球可打,都有过高光时刻,但也都面临过落魄的窘境。特别是第二投球手,家国情、亲情交织复杂。

正如网上常说的35岁、40岁职业危机,如果危机是必将到来的,我们应该拿什么来应对。男主的底气是管理能力,吉的底气是传奇的投球,我们应该有什么。

所以,如果当下顺境,不要傲娇,珍惜就好,然后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如果当下逆境,不要悲伤,努力就好,然后等待下一轮升起的太阳。

(2)如何进入陌生领域,读书
男主并不是棒球队员出生,算是业外人士。虽然做过摔跤、手球的团长,但并不能让人信服。所以一开始,大家都不服他,觉得是外行领导内行。男主并没有为自己辩解,只是默默学习,没有人指导就自己看书。聚餐时,还在看棒球数据分析,部下们看到了都心生鄙夷。可是男主没有太多顾虑,只是继续学习。

后来有个新员工问男主,现在这个时代,您这么看书不觉得丢人吗,本来大家就觉得您是外行。男主很诧异的回答,正是因为不懂才要读书,问他们也不会教我。至于丢脸,现在丢脸,总比一年后还不懂丢脸要好。

当然,后来男主用一次演讲征服了所有人。真正做到了用数据打脸,用PPT教育人。

(3)职场需要冰冷些,要结果不要态度
一部电视剧,有起落才会吸引人,如果主角从一无是处变成无所不能,观众就更喜欢。因为看电视的人,容易有代入感,仿佛电视里的逆袭人生就是自己的,可电视结束,看看家徒四壁,又默默的盖起被子。

整部剧,很少看到男主情绪的起伏。在挨打后,让同事不要报警,因为他要充分发挥打人球员的价值,报警就亏了。面临出资方的吝啬和反复,先是努力谈判,当谈不拢时,则先解决问题,并借助危机来考验球员,最后一手逆转让出资方妥协。在面对球探组长的表里不一时,通过视频发现端倪,然后用证据来评判,通过实地调研来看人心。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起伏,所以面对困难、挑战没有一句抱怨,努力解决就好。有一个片段,因为降薪,有球员情绪态度很差。助理担心男主受到谩骂,可男主很淡然的说,对方态度不好就不好呗,只要结果不改变就行。

剧情中,出现了几次逆转,男主将不可能的事情做成。先是把专横跋扈的当家球星换走,再到查出球探组长的受贿事件,再到后来利用外部形势变化又把当家球员服服帖帖换回来,还顺带好好教育了一番。每一件事情,都仿佛不可能,正如会议室里那群不停抱怨的职员,可看着PPT上一条条对比的数据,换人方案里更牛的球星,一个个哑口无言。

职场里,不要轻易被不可能打倒,可能只是大家惯性思维里的不可能。如果很多人讽刺你,不理解你,那么不用刻意去辩解,好好写报告、做方案、画PPT,然后找个会议室,用逻辑和事实来征服对方。

职场里,谈再多的情怀,也不如漂亮的签订合同办成事。领导更重视的还是成效,正如那句老话,不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棒球大联盟》看职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