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再美,美不过灵魂有兰花香气的你

现在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做:“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人”,如果我们还可以给自己更高一点要求,那就让自己“做一个灵魂有兰花香气的女人”,就如孔子所说“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且听印竹、印安如是我说~

如是我说2018.3.14

印安说

美丽的花儿,不管是在闹市中,还是在深山里;也不管人们是赞美她,还是忽视她,都能自现芳华,花开花落两由之。

印竹说

这让我想起孔子的《幽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因此,兰被韩愈称为“入我门中,能谏我心之草”。

今天印安老师说到花,我首先想起的就是王者之花——兰花。兰花被称为王者之花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因为它是花中寿命最长的。一片兰花的叶子可以活5到7年,一朵花开可以开三四十天的时间,一株兰花有的可以活一两百年,这在草本植物里是非常罕见的。而人们喜爱兰花,除了长寿之外,其温文尔雅、清丽不俗的花形,优美洒脱、淡泊流畅的叶子与清雅迷人的香气,都有着莫测高深的神秘。

古人在很多经典中、诗词里都有写到过兰花,并给予其最高的尊重。《春秋左传》记载有“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意思是说,兰花有国家的香气,人一闻到它的香气,渐渐的就会如它一样的美好。

这里有一段很耐人寻味的古代历史神话,说的是郑文公有个叫燕姞的妾,梦见上天赐予她兰花,并叫她将来生儿子的时候取名为兰,因为“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后来燕姞果然生了个儿子,取名为子兰!在他的兄弟们陆续被郑文公所杀掉之后,他逃过了一场大劫,被立为太子,就是后来的郑穆公。郑穆公一生与兰为伴,即使在临死前也见兰花已死知自己命不久矣。这因兰而生,为兰而死的凄美故事,虽然是个神话,但是以兰花的香气来代表一代国君的气质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尊崇。

关于兰花的气质,清代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有过这样的描述:“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者,以其知入而不知出也:出而再入,则后来之香,倍乎前矣。故有兰之室不应久坐,另设无兰者一间,以作退步。时退时进,进多退少,则刻刻有香。虽坐无兰之室,若依倩女之魂,是法也,而情在其中矣。如止有此室,则以门外作退步,或往行他事,事毕而入,以无意得之者,其香更甚此。

这段话虽然是在讲如何来欣赏兰的香气,但它的寓意不仅于此,非常耐人寻味。因为有些人我们每天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不觉得他有多么的美好,也不觉得他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他教会了我们什么,但当我们离开他时,我们会忽然发现,他早已深入我们的骨髓,融入我们的生命,他的香气挥之不去,也许会伴我们一生。所以韩愈也感叹道:“入我门中,能谏我心之草”只有兰花了。

当我们一接触到兰花,它就与我们的生命会紧紧相连了,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做像兰花这样的人吗?兰花从来都不靠浓郁的芬芳,大朵大朵的明艳花开来吸引我们。无论是在山谷,还是被搬入我们的室中,它都是静静悠悠地释放它的芬芳,不知不觉地沁入我们的心脾,它的气质能随时随地的让我们反思、反省,就如同在给我们建言,让我们时刻觉得我们应该学习它,效仿它。

现在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做:“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人”,那么在这里我想说,如果我们还可以给自己更高一点要求,那就让自己“做一个灵魂有兰花香气的女人”,就如孔子所说“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光再美,美不过灵魂有兰花香气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