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三)--上帝是不会拿着《圣经》的

大家看完《肖申克的救赎》以后,不知道会不会对电影里面的典狱长山姆·诺顿的人设感到很震惊。

如果认真看《肖申克的救赎》,那么你对典狱长诺顿的认识可能会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诺顿的第一次出现,就暗示手下揍了一个刚进来的牢狱犯,仅仅是因为牢狱犯问了一句什么时候吃饭而已。揍完以后还对大家谆谆教导,用《圣经》里的话教导。想必这时候大家都会觉得诺顿是一个残暴而虚伪的人。手上拿着《圣经》,却做着如此残暴的事。上帝可不会这样残暴。

第二个阶段是诺顿对主人公安迪的帮助,你会觉得诺顿是一个好人。他愿意给大家一个改错的机会,他愿意去帮助愿意改过自新的劳役犯,愿意去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去尊重他们。这时候,大家或许会觉得他是一个天使,是一个为劳役犯带去光明与希望的天使。

第三个阶段就是他杀死能够为主人公安迪带来翻身机会的庞壳,逼着安迪为他做假账,折磨安迪,威胁安迪。这时候你或许又会回到对诺顿的第一印象中去。觉得他是一个虚伪残暴的人。

实际上,自始至终,诺顿就是一个虚伪残暴的人,拿着《圣经》,却做着伤天害理,为了自己利益宁愿伤害他人自由甚至是生命的事。说到底,他只是一个自私自利,只顾着自己利益的人。或者说,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可以去做伤天害理的事。

这个“虔诚”的教徒,让我想起了电影《V字仇杀队》里面的一个教父,他们都是一个拿着《圣经》,内心黑暗的虚伪的家伙。相比较于《悲惨世界》里的汴福汝主教,人性真的是天壤之别。汴福汝主教家境贫寒,却乐善好施,不求私利,用自己的精神世界去感化了差点一个走向毁灭的人。这才是上帝的代表。

实际上,诺顿的人设在当今的社会中比比皆是。有的人,穿着医生的圣衣,贩卖着人体器官;有的人,从事着老师的职业混水摸鱼,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买卖;又有些人,披着官员的衣服,中饱私囊。

诺顿只是当今社会很多人的一个缩影罢了,或者是你的,或者是他的,亦或者是我的。每个人都可以在诺顿身上找到自己的共通点。是不是觉得很讽刺,在一个如此虚伪与残暴的人身上找到一个自己的共通点。

拿着《圣经》的人未必就是上帝,说不定他是一个用《圣经》掩盖自己的恶魔;同样,拿着武器的人也不一定是猛兽,他只是有自己想要保护的事物罢了。

很多人,很多事,猜不透,看不明。保持内心的纯真,擦亮眼睛即可。有的事,睁只眼闭只眼,即是为了自保,也是为了不破坏这平衡。

是非对错,自由他人评说!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肖申克的救赎》(三)--上帝是不会拿着《圣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