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人格分裂的早期代表作。给你的思想开个窗。

工作不能代表你,银行存款并不能代表你,你开的车也不能代表你,皮夹里的东西不能代表你,衣服也不能代表你,你还是平凡众生中的其中一个。

——《搏击俱乐部》

2000年左右,美国,不发达的小城镇里。

杰克(爱德华•诺顿 饰)是一家大型汽车公司的白领,专门负责那些汽车自燃案件的调查,确定保险理赔。

这项工作无聊又毫无意义,公司宁可冒着危险,烧死几个顾客,也不愿意更换安全的配件,因为死人赔钱比更换配件更便宜(此处可能是讽刺那时候的福特公司)。

生活毫无乐趣,杰克成天郁郁寡欢,晚上睡不着,白天出差时,在飞机上又能睡半天,常常不知道自己醒来时待在哪了。

他的心理开始扭曲,没事时常去参加濒死病人的集会,看他们流泪,听他们诉说自己的痛苦,以此获得快感。

但这样的日子更加沉闷,杰克的心情依然低落。直到一次出差回家时,他在飞机上遇到了自来熟的肥皂商人——泰勒(布拉德·皮特 饰)。

泰勒兴奋又暴烈,批判着社会的操蛋。而杰克发现,他说的都是自己一直逃避的东西。

飞机降落,两个人互留了名片。杰克回到家,发现自己的公寓起火了,拼搏这么多年买的家具也全没了。杰克也没有别的朋友,他只得去投奔泰勒。

杰克发现,泰勒其实是个自由职业者,平时什么都干,还总四处作恶,住在一座废弃的破房子里,唯一的好处就是房子还算挺大。

两个人都记恨社会,一拍即合。泰勒还拉拢杰克创立了“搏击俱乐部”组织,他们每晚都在酒吧地下室组织一对一搏斗,以此宣泄情绪。

这种搏斗不在乎输赢,只要求打得尽兴。有人被打倒喊停,搏击就算停止。

凭借泰勒的个人魅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俱乐部。泰勒开始领导搏击组织,秘密地向全美国扩散。

俱乐部成员们信奉泰勒为教主,他们遵从泰勒的指示,砸烂金融家的车、在整形医院墙面上涂标语、破坏大大小小的公司,企图将世界“归零”。

泰勒组织的行动越来越大胆,他开始杀人,组建私人军队,准备炸掉摩天大楼。全国各地,各种职业的人都成了泰勒的信徒。

而杰克开始厌烦泰勒,因为泰勒总能做出他不敢做的事情,永远先他一步,轻而易举地泡了他喜欢的女人。最可怕的是,泰勒似乎与他一直同在...

说到这里,你应该可以明白,这是一个双重人格题材的电影。

不过影片的细节和格局,可以说远超同类型的所有作品。

人格分裂似乎是当代电影里十分炫酷的题材,甚至不少电影拿它当噱头宣传,但拍来拍去也总是那几个套路。

无非就是,几十个人格的变态,与自己和别人周旋。或者是警察(医生)调查半天后,发现凶手其实是自己,大名鼎鼎的《禁闭岛》虽然很出色,却也逃不出这个套路。

但《搏击俱乐部》没有局限于这个单一的题材,影片同样反映了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生活无趣、人人沦为工作机器的问题。

泰勒的话句句针砭:“广告诱惑我们买车子、衣服,所以我们就去花几倍的钱,买那些没用的垃圾。”、“没有经济大萧条,大萧条的只是我们的生活”。

影片色调较暗,但不是那种故作压抑的阴暗。颜色偏写实风格,通过贴近生活表达惊悚感。当然这是1999年的电影,现在的美国城市也已经变了,早几年看的话感触会更深。

而且与传统精分电影里,一人分饰多角色不同。这部电影实际上是两个演员演一个人,表现性格的对立面,更具有直观性。

物质发达、精神却无处寄托。没人敢说自己只有一种性格。

而杰克的现状也和我们很像,生活无趣,渴望改变。但回首一看,之前的路都是听父母的话走出来的,到了该作选择的时候,连自己想干什么都不知道。

而影片其实也给出了建议:“种一棵树的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不要随波逐流,问问你心中“泰勒”的意见,想到什么,就先去做吧。

古板的教育和社会也许剥夺了你早期的选择权,到了可以选择的时候,无论怎样,先去尝试吧,兴趣和梦想也是需要培养的。

可不要过于压抑自己,一直做那些无趣的事情。否则说不定哪天,你的“泰勒”也会跑出来,寻求独立哦。

关注微信公众号“李子电影”

回复“搏击俱乐部”即可获得本片资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豆瓣9.0,人格分裂的早期代表作。给你的思想开个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