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前半年》作品相关

简介、前言、随机性和后记

   

简介

    2012年前半年开始更新本书。

    我的文字说到根儿上是我写给自己拥有并使用的,分享出来是供有兴趣的共鸣者们参考、交流。

    我觉得艺人就是“艺术人”,成功的“艺术人”对人们有极强的影响力,有的给共鸣者的影响是“让自己成为逆境的逆境”,有着很强的独立精神。

    闲话少说,本书是文杂集、字文集、沟通集,请看吧。

   

前言.两者说

    一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之,亦勿施于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你得知道。

    心灵旅客说:“若汝自择,必有其力”,因为知道自己的权利,也得能使用得了,也得有做选择的能力。

    依本文杂集看,其实就是“知识”和“能力”两大项。不争论,要知识,也要能力。

   

随机性

    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人们所说的“偶然”也只是现在的技术无法预测的必然。因为没有人能完成那样庞大的工作量。然而随机性就是因为这原因,才被称为“随机性”。

   

    我们知道,一切知识根本上都是由“实践”得来的。我中国千百年的历史中,有无数实践者曾被人们称为罪犯、疯子、做错的人、没有价值的人。可是,实事求是地说,本无罪与无罪、对与错、疯与正常、有价值与无价值之分。物质就是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在认识世界的本质时,人们运用辩证唯物论。在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运用辩证唯心论。

   

    想要人承认自己是一种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规律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很容易,一句“哦。是的。”就能解决。但是要想扼杀人的唯心式的想象力,那就难了。想象的范围既包括唯物论,又包括唯心论。

   

    站在不同的立场,坚持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人所能做的。没错。正如批阅试卷的老师坚持自己的想法去评分判对错。对错本来就是唯心的。我还没有能力去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而得知,在未来会不会只剩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但近几百年定会保留着辩证唯心论。根据辩证法,没有唯心论,唯物论这个概念就不成立。正如没有反面,正面这个概念就不成立。

    当然,从人类社会的角度出发,现在被认为有价值的,就是有价值的。暂且不谈其他有无价值。

   

    写出这篇文章,只不过是在说服自己,思辩。

   

    人们只能说:“边走边看吧。”

    可是这时,人们又开始绕圈子。

    因为生命是有限的,绕圈子会在人死去的那一刻停止。人死后就不能再绕了。人们也会以唯心的观点说:“生命是无限的。”

    周着旋着,人的一生就算OK了。请每个人都继续用着能用的事或者物吧。

   

    虽然我知道区别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方法是看对“存在与思维何者为本原”的回答。或许在本文章中的“辩证唯物论”“辩证唯心论”两个概念可以换成其它什么。换成什么呢?

   

    提出一个新问题,要比解决一百个解决过的旧问题更重要。——后记

   

后记

    “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做是一种工具,靠它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利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这并不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而人变成像一只蜜蜂和蚂蚁一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因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人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相反地,学校的目的是要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爱因斯坦《论教育》

   

    我今天午睡的时候参悟了“自强不息”中的“不息”。“不息”不是指“不休息,不停止”,而是说“不停滞不前”。人不休息哪里行?呵呵。

    启示:“厚德博学兮,自强不滞兮”。

   

    --------------------------------------------------------------------------

   

稳定又活性

   

    片面与全面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可片面而有效地表达为“片面是全面的必经之路,数个片面构成全面”,以片面为切入点常常很有效果,最终做法及最终目的无外乎片面地肯定或否定了事物,与辩证地肯定或否定了事物。(“最终”部分早期版本:最终做法及最终目的是恶心了对方清高了自己。)

    实践是物质的根本活动。

    对规划的实施决定规划的进展。

    事物与事物必然统一属于某事物。

    人是自然递归式地坚持自己所学得的知识的。

    人的活动伴随着习惯。

    人类所研究的客观规律实质是人类自身实践劳动的规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怎么对待人取决于人的性格、人品、特质。

    人的思维总是“撒网-收网”式的。

    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轻易了结人的生命。

    在物质与物质之间,对同一事情达成共识此事才算成立。

    所有事物所有着所有事物,所有事物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决定、互相反作用、互相体现的属性联系。(所有维度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所有的数据、信息、知识永恒同时存在。)(印象、氛围、境界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渗透式潜移默化着物质的生命。)

    因为事物是永恒同时存在与发展的,所以划分成阶段也是无缝衔接的,所以事物的发展具有一个又一个互相衔接的阶段。

    因为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互相联系、互相决定、互相反作用、互相体现的,所以事物的发展是同时的。

    因为事物是永恒发展的,所以需要反复认识事物的变化。

    因为事物是阶段发展的,所以事物的发展也是递进的。

    因为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永恒的,所以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也是必然的。

    因为事物的发展是同时的,所以也可说是实时的。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

    因为人本质是自我满足的,可以理解为是和自己较劲的,所以心灵旅客内部通常说“我能把自己怎么样”“你能把自己怎么样”“自己能把自己怎么样”,而不是“我能把你怎么样”“你能把我怎么样”,语言工具则相应地为“操(它、他、她、你、我、它们、他们、她们、你们、我们……)自己(的、啊、哈、吧、去、呀、嘿、呵、呼、嘻、呐……)”。有“操自己”,也有“感谢(它、他、她、你、我、它们、他们、她们、你们、我们……)自己(的、啊、哈、吧、去、呀、嘿、呵、呼、嘻、呐……)”。

    感性与理性统一属于性,偏于感性较多时则性热烈,偏于理性较多时则性冷淡,二性和谐时为性协调。(感性决定理性的同时理性反作用于感性。)

    物质从来都是走着自己的道路,有顺道有逆道有交叉道等。

    在某物质周边做出坏的榜样,然后慢慢改造物质使其变坏,最后接手物质的好的部分,这样产生的效果为转移效果。

    因为“物质是自我满足且伴随互相推动的”,所以就有当人表示“为了旁人”时,实质是人为了自己“为了旁人”这个想法(或者欲望之类的词,自己适配),本质仍是自我满足。

    若有“物质是满足旁物且伴随互相推动的”这观点,可以简单地思索下,即物质从“满足旁物”出发……等等,这正与上段中“当人表示‘为了旁人’时,实质是人为了自己‘为了旁人’这个想法”属同类情况,替换“人”就是了。

    现象与本质(或“外象与内象”“表象与里象”)互相决定、互相反作用、互相体现,可片面而有效地表达为“现象之后是本质”,知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人不再害怕。(看清所有事物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前进,好比在一幢建筑中看清内部结构才不会撞了墙还奇怪自己为什么突然头疼。)

   

    -------------------------------------------------------------------------

   

生着及因为

   

    物质是自由绝对且伴随互相协调的。(自由互协着)

    物质是自我满足且伴随互相推动的。(自足互推着)

    物质是自然多观且伴随互相表现的。(自然互表着)

   

   

    因为:

    因为物质自身的活动根本上取决于物质自身,所以物质是自由绝对的。

    因为物质自身的一切都是以物质自身为基础,所以物质是自我满足的。

    因为物质自身的观点被自然包括的所有包含,所以物质是自然多观的。

   

    ------------------------------------------------------------------------

   

所有论

   

    《所有论》

    “所有论”:所有所有着所有,所有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物论”: 所有物所有着所有物,所有物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生物与死物所有着物,所有生物与死物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自由互协着:物质是自由绝对且伴随互相协调的。自足互推着:物质是自我满足且伴随互相推动的。自然互表着:物质是自然多观且伴随互相表现的。)

    “性论”: 所有性所有着所有性,所有性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感性与理性所有着性,所有感性与理性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象论”: 所有象所有着所有象,所有象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现象与隐象所有着象,所有现象与隐象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面论”: 所有面所有着所有面,所有面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正面与反面所有着面,所有正面与反面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间论”: 所有间所有着所有间,所有间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空间与实间所有着间,所有空间与实间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践论”: 所有践所有着所有践,所有践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实践与虚践所有着践,所有实践与虚践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点论”: 所有点所有着所有点,所有点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重点与轻点所有着点,所有重点与轻点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动论”: 所有动所有着所有动,所有动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主动与被动所有着动,所有主动与被动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为论”: 所有为所有着所有为,所有为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有为与无为所有着为,所有有为与无为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限论”: 所有限所有着所有限,所有限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有限与无限所有着限,所有有限与无限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对论”: 所有对所有着所有对,所有对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相对与绝对所有着对,所有相对与绝对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极论”: 所有极所有着所有极,所有极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积极与消极所有着极,所有积极与消极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理论”: 所有理所有着所有理,所有理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物理与事理所有着理,所有物理与事理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知论”: 所有知所有着所有知,所有知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有知与无知所有着知,所有有知与无知永恒同时存在且阶段发展,具有互相协调、互相推动、互相表现的属性联系。)

    ……依此类推……

   

   

    -------------------------------------------------------------------------

   

实现计划

   

    心灵在旅行,思想通达,物质也就通达。

    爱装的定位:衣物决定生物的同时生物也决定衣物。

    人给自己的定位,就像天气预报般不会总是准确。

    在这个一切本就存在的物质世界里,物质们实质上只有一个活动——通过不断探索获得新发现。

    片面而有效地知晓一些,渐进全面。

   

    2012前半年:心灵旅客,爱装生物,Dw121,信息探索生物,知晓一些的生物。(沟通、景象、共振、探索、知些)

   

    【不定期重复通知】看了一个评论朋友圈代购的视频,里面说添加好友后很多人不好意思删。我觉得有必要再次说下,作者我早已因要在空间发草稿,而删除所有联系人,我已经作出声明,好坏善恶,由你选择。

    【不定期重复通知】看了一个评论朋友圈代购的视频,里面说添加好友后很多人不好意思删。我觉得有必要再次说下,作者我早已因要在空间发草稿,也为了防止部分人庸人自扰扰不下去了来扰我,而删除所有联系人。对人来说,能做到少用自己的自卑去骚扰旁人已相当难得。呼,欧拉。

    【不定期重复通知】心灵旅客发表的微博、说说等文字——哪怕是在正式的“文字”籍里发表了的文字——多半都是草稿,存草稿而已。不喜可以少看———因为估计有人做不到不看,比如心异,心同,路人,这些可以理解———何必自虐呢。心灵旅客们的防御——或反侵略,或者自我净化——需要使用心异模式。

    【提纯杂质情感】心灵旅客的心灵片面而有效地分为心同、心异两大面以及数个分别趋向于这两大面的旁的面。心同阅历实事没商量,心异心灵求是一定得。防御——或反侵略,或者自我净化———要必然性。

    【消息】自2016年5月26日起,草稿的大多数或全部将不会发布在一些自媒体(如微博等)中,更新将以目前的打包形式发布。

   

    【引用《资本论》序言最后一句话】:

    我欢迎任何科学的批评意见,但对于舆论的偏见,我从不让步。我仍然相信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

   

关于稿酬

   

    我也在网络上下载免费的电子书,很多名著,总觉得凭着自己能力能做到以及知道凭着自己在物质上将能拥有的能做到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行了。对于目前不想培养一群死忠的铁杆粉来赚它们的钱的我(先不管能不能培养得下)来说,我有着自己的探索之路。

    有关稿酬的事情要涉及到我对“经济”这一事物的试验性、实验性理解,在杂文里有提到过一次还在探索之中。

    若是觉得有时候作者我的话有些不通顺或与要说的无多大关系,很正常,因为要写些文字的作者我为了寻找灵感,不会只是思考而不动笔记录,有时候,我就纯粹是要写点儿什么,什么都好。不通顺的我可能是另有想法或者懒得弄顺,共鸣者们权当参考呗。

   

    ------------------------------------------------------------------------------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欲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未经作者授权不得擅自以此作品牟利。

   

    Copyright © 2012-2019

   

    本文杂集、字文集、沟通集的一切最终解释权及所有权归作者心灵旅客我所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2前半年》作品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