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3588 PMIC/Power电路 PCB 设计指南

以下为RK3588 电源各供电电路 PCB 设计指南。

1、VDD_LOGICVDD_GPUVDD_NPUVDD_CPU电源的 DC-DC 远端反馈设计。

100ohm反馈电阻需要靠近输出电容放置,电阻一端连接到 DC-DC 输出电容,另一端连接到PMIC 的VOUT 反馈脚上,并同时连接到 RK3588 电源管脚同一电源网络的最远端负载处。反馈线宽度使用 4mil,必须与电源覆铜伴随走线,以避免干扰;反馈线与其他信号间隔 6mil 以上,比如 VDD_GPU电源覆铜及反馈线走线示意图,其它路电源类似处理。

RK3588 PMIC/Power电路 PCB 设计指南_第1张图片

2、RK3588 PMIC/Power电路 PCB 设计

VDD_CPU_BIG0/1,RK3588 VDD_LOGIC,RK3588 VDD_GPU,RK3588 VDD_NPU,VDD_CPU_LIT,VDD_CPU_LIT,VCC_DDR的覆铜宽度需满足芯片的电流需求,连接到芯片电源管脚的覆铜足够宽,路径不能被过孔分割太严重,必须计算有效线宽,确认连接到CPU每个电源 PIN 脚的路径都足够。

VDD_CPU_BIG的电源在外围换层时,要尽可能的多打电源过孔(12个及以上 0.5*0.3mm 的过孔),降低换层过孔带来的压降;去耦电容的GND过孔要跟它的电源过孔数量保持一致,否则会大大降低电容作用。

RK3588芯片VDD_CPU_BIG0/1的电源管脚,保证每个Ball边上都有一个对应的过孔,并且顶层走“井”字形,交叉连接,建议走线线宽10mil。

原理图上靠近 RK3588 的VDD_CPU_BIG电源管脚的去耦电容务必放在对应的电源管脚背面,电容的GND pad 尽量靠近芯片中心的GNDBall放置,其余的去耦电容尽量靠近RK3588。

VDD_CPU_BIG电流比较大需要双层覆铜,VDD_CPU_BIG 电源在CPU区域线宽合计不得小于300mil,外围区域宽度不小于600mil,尽量采用覆铜方式,降低走线带来压降(其它信号换层过孔请不要随意放置,必须规则放置,尽量腾出空间走电源,也有利于地层的覆铜)。

RK3588 PMIC/Power电路 PCB 设计指南_第2张图片

VDD_GPU电源在 GPU 区域线宽不得小于 300mil,外围区域宽度不小于 500mil,采用两层覆铜方式,降低走线带来压降(其它信号换层过孔请不要随意放置,必须规则放置,尽量腾出空间走电源,也有利于地层的覆铜)。

RK3588 PMIC/Power电路 PCB 设计指南_第3张图片

3、RK3588 其它电源的 PCB 设计

RK3588其它电源的去耦电容,必须放在芯片管脚背面,走线时,尽量形成先经过电容焊盘再到芯片管脚。

博主专注职场硬件设计,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关注,点赞,收藏。成长路上有前行者。博主将会定期或不定期分享PADS,Allegro设计技巧和经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硬件设计指南,硬件工程,pcb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