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

从今天起,我们本着“日积月累,集腋成裘”的原则,每天选取西南联大国文课的一小段,配以精道的注释导读;每天一个知识点,让您每天五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充分领略祖国文学的奥妙。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1—1

我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以来,已有一年多了。这十几个月之中,这个问题居然引起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的讨论,居然受了许多很可使人乐观的响应。我想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固然不能不从破坏的一方面下手。但是我们仔细看来,现在的旧派文学实在不值得一驳。什么桐城派的古文哪,文选派的诗哪,江西派的诗哪,梦窗派的词哪,聊斋志异派的小说哪,——都没有破坏的价值。

桐城派古文

在清代的安徽,它的省会不是今天的合肥,而是一个叫“安庆府”的地方,安庆下面的一个县——桐城县,出了许许多多的杰出文人,所以后世人们便将其称为“桐城派”。这个桐城,大体就是今天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

有的朋友可能会提出疑问了,说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安庆,何德何能,可以孕育这么多文人雅士?可不是这么个道理。

现在的安庆,只是安徽省的一个普通地级市,可是在几百年前,却是威风凛凛、八面生风的经济重镇、交通枢纽。顺长江而下,重庆、武汉、安庆、南京、上海,在那个时代,被尊称为“长江五虎”。今天,其他四虎或成华东核心,或立华中枢纽,唯有这安庆,走向了一条百年间的落寞之路。

这其中的关键还在于地理因素所导致的经济格局变化。当年的中国,南北经济是以长江、运河体系作为支撑的。江南鱼米之乡且手工业经济发达;北方沃野千里、四通八达,人口众多但却干旱缺水、河流运力不足。如此这般,导致了中国经济中心和人口中心的分离。尤其是元明清三代,中国的政治中都在北京,要联络江南财富与首都的消费与需求,必须通过长江与运河水系进行日复一日的南北往来。

安庆,在这种境况下处在何种地位呢?长江中上游的物资要运抵下游通向京杭大运河,需经安庆;而长江安徽端以南的大小之流、运河,又在安庆地区汇集,如此,安庆便成了东西商贸、南北商贾往来交流的重要枢纽。物资多了,钱多了,人们就拥有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能力;不愁吃穿、可以将心神方归于诗与远方的人在此云集,自然可以碰撞出无限的灵感与火花。在这万千火花的映衬下,桐城又成为了学霸地区中的学霸。

由此,从明末清初开始,桐城人就想着在吃饱饭的基础上,琢磨点文化了。当时有个了不得的大文豪,叫方以智,就是桐城人。方先生以文化为安身立命的基础,勤研学问,开创了桐城派的先河。到了康熙、乾隆年间,姚鼐、方苞、刘大櫆这“桐城三祖”扎扎实实地建立起了桐城派的底蕴与根基。

到了后来,这个“派”的概念随着其影响力的增强,便远播海内,绝不仅仅限于桐城或安庆了。有很多不是桐城本地人的学者文人,因服膺桐城派的理念,而这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属曾国藩了。曾国藩是湖南长沙人,在清末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训练湘军,开办近代工业。而如此伟大的人物也是在桐城派的文化追求中一步步走向人生之巅的。

那桐城派的基本理念与原则是什么呢?那就是抒发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绝不做文辞华丽的无用之功。

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文人,很多都以古人未能:汉唐的一定不如夏商周,明清的一定远逊于汉唐。可人类的文明都是在一步步的继承中发扬光大的,怎么能够一定将“今不如昔”?事实上,很多人对于古代的缅怀,只是抒发一种郁郁不得志的心情,单相思式的觉得古之圣贤可以解决当下的全部问题;或者是一种畏缩不敢前,紧靠模仿古人混个名声。桐城派的出现,便大大的扭转了这种不思进取的心态,读书,要读出当下的意境来,写文章,要言之有物,描绘你所看到的欣欣向荣,不能一味寻古或简单的按照某种套路、框架写东西。这些,不仅对于曾国藩,于当代的我们,也是有极大的启迪作用的。

再者,要到达这种掷地有声的文化诉求,扎扎实实的下功夫、建根基是必不可少的。相信大家听过有关曾国藩的段子。少年的曾国藩夜下诵书,这一晚偏偏有梁上小贼蠢蠢欲动,相等曾大少爷背完书就下去顺点东西。可我们的大少爷死活背不出。这样一遍复一遍,梁上的大人物直弄得个手脚麻木、浑身发凉,实在再也待不住,只好跳下梁来,指着大少爷把听会的东西一个字不差背下来,然后拂袖而去。可是,我们今天只知道曾国藩的功名,但那个梁上君子,谁知道干甚营生去了。

好了,今天的最后,我们再一品桐城派的范文,领略这一番精到的笔墨。

那还是乾隆年间,“桐城三祖”中的姚鼐某年月来到了山东的五岳之尊,在不多的笔墨间挥洒,写就了历史上最好的泰山游记之一,堪称古代散文中写景小文中的佳品:

登泰山记(转引自百度百科同名词条)

泰山之阳1,汶水2西流;其阴,济水3东流。阳谷4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5,古长城6也。最高日观峰7,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8乾隆三十九年9十二月,自京师乘10风雪,历齐河、长清11,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12,至于泰安13。是月丁未14,与知府朱孝纯子颍15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16,其级17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18也。余始循以入19,道少半20,越中岭21,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22。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23,世皆谓之天门云24。道中迷雾冰滑,磴几25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6;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27如画,而半山居28雾若带然。

戊申晦29,五鼓30,与子颖坐日观亭31,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32。稍见云中白若摴蒱33数十立者,山也。极天34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35。日上,正赤如丹36,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37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38,绛皓驳色39,而皆若偻40。

亭西有岱祠41,又有碧霞元君42祠;皇帝行宫43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44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45。僻不当道者46,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47。少杂树,多松,生石罅48,皆平顶。冰雪,无瀑水49,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1][2][3][4]

词句注释

阳:山的南面。

汶(Wèn)水:也叫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

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后来下游被黄河冲没。

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通称山涧。

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

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

日观峰:在山顶东岩,是泰山观日出的地方。

以:在。

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

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齐河、长清:地名,都在山东省。

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

泰安:即今山东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为泰安府治所。

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

朱孝纯子颖:朱孝纯,字子颖。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

蹬(dèng):石级。

级:石级。

环水:即中溪,俗称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东面南流。

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

道少半:路不到一半。

中岭:即黄岘岭,又名中溪山,中溪发源于此。

天门:泰山峰名。《山东通志》:“泰山周回一百六十里,屈曲盘道百余,经南天门,东西三天门,至绝顶,高四十余里。”

崖限当道者: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

云:语气助词。

几:几乎。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动词,照。

徂徕(cú lái):山名,在泰安东南。

居:停留。

戊申晦:戊申这一天是月底。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五鼓:五更。

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上。

漫:迷漫。

摴蒱(chū 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

极天:天边。

采:通“彩”。

丹:朱砂。

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看不见东海。

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照着。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色。驳:杂。

若偻: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这样说。偻,驼背。

岱祠:东岳大帝庙。

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

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住所。这里指乾隆登泰山时住过的宫室。

显庆:唐高宗的年号。

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灭。

僻不当道者:偏僻,不在道路附近的。

圜:通“圆”。

石罅:石缝。

瀑水:瀑布。[1][2][3][4]

你可能感兴趣的:(胡适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