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杂谈(老王唠教育)之240


班级管理杂谈之240(0131)

与失去信心的家长沟通的方法还有以下三种:

4.多建议,多鼓励

此类型的家长和学生一样渴求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不妨多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就会像买了一本好书一样内心感到充实,得到教师的积极关注,从而期待日后继续沟通,而不是自卑地逃避了。此外,班主任还要告诉家长,主动与老师联系,尤其是自己不能获得孩子信任时,更应该如此。家长于自己觉得可疑之处,要主动打电话与老师沟通。只要是为了孩子,天天给老打电话都行。不过,老师或许不管什么事都会给家长打电话,任何一个老师都会拒绝家长向自己靠拢。

5.汇报长处,表扬肯定

班主任要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要在与家长见面时,首先定孩子的成长,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指出学生的足。这样一来,家长就会心情好受些,家校双方沟通时的气氛就会轻松和愉些,进而增强对孩子教育的信心,主动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6.尊重家长,以德动人

班主任与此类家长沟通时,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更不能将生的错误转嫁到家长身上,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因此,我们要对家长温和有礼以协商的方式交流教育孩子的得失。

学生小王的父亲是一位下岗工人,靠骑三轮车挣些钱养家。他对孩子要求很高,管得较细,小王在其管束下缺少些男孩儿的灵气,总是唯唯诺诺的,说话声音很小。一天,小王的爸爸来学校找班主任丁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丁老师如实地告诉他,情况不是很好,他很急躁,向丁老师大吐苦水:为了孩子自己已经牺牲了很多,自己跟婆娘一样一天到晚要盯着孩子,希望他成才,花了精力却没成效,他很困惑。丁老师认真地倾听,并时不时地安慰他:“孩子是在进步的,你的努力不会白费,不急,小孩子路长着呢,慢慢会好起来……”同时给了他一些教育建议,建议改变观念,适当放放手,让孩子有呼吸的空间,信任孩子和老师等,在丁老师的安慰中,他渐渐平静并重新充满希望,愉快地离开了办公室。

对于学生的学习,尽量不要增加家长的负担,不过必要的要求还是要提。对于家长,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都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对于家长对自己或学校的意见,要耐心倾听,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这样一来,我们的大度和宽宏的态度,就会赢得家长的尊重,进而家校共同以德育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班级管理杂谈(老王唠教育)之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