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资和天使轮,傻傻分不清?(完)

今天终于开始讲什么是天使轮了?

其实所谓天使轮、ABCD轮等,指的是企业拿到融资的轮次,与企业所属的发展阶段有关,但并不与拿到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直接一一对应。

按照一般分类,企业融资的轮次可以分为种子轮、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但随着资本市场融资的频发,特殊情况下,还会有pre-A、A+以及D轮之后n次E、F轮等。接下来逐一进行解释说明。

所谓种子轮,指的是企业的萌芽阶段,此时大多只是一个Idea,可能都还没有建立公司框架。这个时候的投资人未必是私募资本,大多是来自亲人朋友。江湖戏称种子轮靠“3F”,即family、friend和fool(家人、朋友、欺骗)。这主要还是种子期的特点决定的。这个时期投资金额比较小,但风险也非常高,融资基本靠刷脸。这个时期的融资额大致在10w~100w之间。(注:本文中所提及的金额为人民币)

天使轮,跟种子轮有时候并没有很严格的界限。企业此时有完整的核心团队,基本具备产品的雏形。可能已经积累了最初的一批客户。这个时期拿到融资后,一般会用于在某个市场验证商业模式。这个时期的融资额大致在100w~1000w之间。

A轮,此时企业已经有完善的产品,公司业务进入正常化,企业有固定的核心客户或粉丝,已经在行业具备一定的领先地位。这个时期的融资额一般在1000w~1亿之间。

在天使轮和A轮之间有一个pre-A,这并不是普遍存在的轮次,一般是由于天使轮的融资已经用完,企业又不具备A轮企业的完善度和行业地位,但投资机构仍然看好企业的发展,追加或者领头发起的一轮投资。融资额大致在500w~1500w之间。

B轮,企业通过A轮融资已经获得高速发展,但仍需要大量资金进一步抢占市场,拓展业务,提升和巩固行业领先地位。融资额一般在2亿以上。

在A轮和B轮之间有时会增加一个A+轮,意思可以参照pre-A轮类推。

C轮,此时企业比较成熟,一般为行业前三的企业,企业大多已经开始盈利,基本满足上市的要求。这个时期投资机构投资主要用于拓展新业务、完善企业商业闭环、准备好上市的相关工作。这个时期融资金额相对较大,数亿乃至十亿都不鲜见。此时,对于创业者来说基本上是创业成功了。大多数情况,就不存在后边的D、E、F…等轮次融资了。

最后介绍一个D轮,实际上后续的E、F、G等轮次概念上与D轮基本相似,只是前后顺便的差别。企业出现D轮,一般有几个原因,或者如滴滴、摩拜是为了竞争对手持续抢占客户,或者如一些互联网企业手里握着大把的流量和客户,但仍未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在或者就是等待更好的时机上市。

至此,天使投资和天使轮等概念讲完了。简单总结一下,天使投资等表示的是私募股权基金按投资阶段不同分类的基金类别,而天使轮等则是一个企业获得融资的不同轮次。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是,天使投资往往会在企业天使轮进行投资,但不限于天使轮。区别也很明显,他们的讨论的主体不同,天使投资等主体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而天使轮等的主体是被投资企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使投资和天使轮,傻傻分不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