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纪事-开往春天的地铁

大学纪事

——开往春天的地铁

10年9月,我来到南京念大学。

到达南京的时间是下午,走出南京站,明晃晃的阳光照的我睁不开眼。午后两点,夏日余威扫荡,拖着行李的我第一次感觉到一丝后悔。千里迢迢,一场自己和自己的战役。 

一个月,已足够让我适应新的环境。

南邮伫立在南师、南财的旁边,于我看来,恰到好处了。在接受纯理科知识熏陶的同时,又被旁边两所学校的人文气息影响,理性和感性的碰撞,才使得身为南邮学子的我们更为独特。校园从南到北呈狭长状,各个区域都十分分明,教学区、宿舍区两两对望。

我从寝室楼出发,经过南二,经过图书馆,在下午的阳光里轻轻地走着,恍惚中又像是回到了高中,千万次的在那条连通宿舍和教学楼的小径上匆匆而行。

有人说南京是一座悲伤的城市。悲伤来自于孤独,灵魂深处升起的凄清之感。

我曾以为,我来到了一个新的地点,遇见了新的人新的事物,自然而然重新拥有一群新的朋友以及,爱情。

我住的小城没有地铁,公车是王。

除了之前去上海的几次经历,地铁在我心中,还处于一个相当神秘的位置。安妮宝贝说过,地铁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可惜上海地铁太挤,我也从没有遇见过如小说里般“身穿白色衬裙,脸上一脸寂寥”的姑娘。

只要不在下班高峰,南京地铁人就不多,你甚至可以躺着,占一联排的座位。

我喜欢地铁,它满足了我最卑微的自尊,怪异的思想。

阿K说,南京一定要有地铁。它带你体验被埋在城市底下暗无天日的感觉。

只是喜欢飞驰。“咻------”一下而过的快感。

阿K是我的高中同学,女生。高考考得和我差不多,高考之前一直嚷着要来南京的,最后还在留在了浙江。

对于南京,我想她比我更熟悉。填志愿之前她在网上搜集了大量关于南京的资料,从气候环境一直查到南京大屠杀。她是个很奇怪的女生,我是指思想。

我们常常在网络上交流。有时她在另一边讲述着她的奇异的思想、怪诞的想法,有时我在这边给她讲讲南京的人和事。

“我觉得南京没有什么特别的。我觉得南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我觉得你走在南京的街上应该会闻到那种历史的痕迹,有点像陈旧书卷发出的那种味道。我觉得南邮很好啊,“小清华”好不好。”

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四季轮回,生生不息的流转。

我写下这些的时候已是11年的年关。南京的冬天比浙江冷冽一些,这个阿K说过。不过现在晚上气温降得厉害,这个不知道她知不知道。

2012来了,我想K要不要来南京。不然我的告白,你就听不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纪事-开往春天的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