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杭六年

又是一个春天,本科毕业之后离开杭州又回来已经满打满算6年了。选一个有仪式感的日子的话,应该是4月15日,这一天入职MSTR,开启正儿八经的杭州职场人生活。 6年,写点东西做个快照。

生活

一共搬了3次家,从JLY到GDXC到WJMC,从群租房到合租房到自己的小房子。选择了一个新城,除了买不起市中心的房子外,内心里是希望一切都是新的;选择楼下就是办公区的小区,幻想可以走路上下班;选择高层,希望视野不会被人为阻隔。

雨后的小区远方,摄影师老白

选择在杭州自己一个人(当然也包括装修公司、装修队)装修房子多少是有些挑战的。记得有一次从工地回到住的地方,下了公交吃晚饭,吃着吃着有点热泪盈眶,大概生活就是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一个问题又来了。都说装修是一场个人审美大考,而且作业还很难涂改。现在回过头来看,除了某些地方不及格外,良好的地方也还是不少的。具体的下回分解。

六年里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在尾巴上结束了单身生活,也算兑现了几年前给爸妈的承诺。

工作

普通人的日常中离不开工作。非自由职业者,工作离不开职场。不记得哪位说过,人活着就是处理以下三种关系,即:

  • 人与物的关系

  • 人与人的关系

  • 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

而职场就是在帮人锤炼着处理上述关系的能力。工作,一份还可以的工作换回的人民币,可以帮助我们更游刃有余地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不免俗地讨论一下收入这个话题,比较认同这样一种说法,“收入与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 不可替代性是种种能力的代名词,包括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能力,以及人自己内心的关系的能力。

作为社会人,自然而然得与人发生关系。工作场景里,选择一家公司和岗位的时候,基本上选择了可能跟哪类人合作。合作可能舒适,可能带来挑战。有些时候能选,有些时候不能选。能选的时候多点主动权,不能选的时候,只能靠不断精进自己处理这类事务的能力了。

人与内心的关系,就有点过于复杂了,体现在工作的选择上,也体现在工作时间之外的时间上。

既然聊到工作这个话题,就蹭一下近期有关996这个热点。印象比较深的一个评论,关键词是do things right 跟 do right thing,即正确地做事以及做正确的事。前者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工作效率,后者可以确保做的事情能带来价值。然而能想清楚哪些事情正确的人就不多,因此人们总会不断试错,此时正确做事的重要性就来了,否则只能靠时间去堆叠。职场里不同位置的人需要考虑的点肯定会有差异,如果在持续走向远方的人,两者应该都需要考虑。

感激过往6年的工作经历,能有机会去学习、练习、思考职场上的很多事情。自然还有很多没想透的事情,现在的能力并不能带来自由。虽然不知道未来能走多远,但是至少得走在路上,下一个六年,你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杭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