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及生活思考总结:

1.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学习。用什么方法去做?其实没什么捷径,就是一条古老的循环法则:学习——反省——改进。大概是买很多的书,很多在线课程,虽然不一定能看完。但如果停止学习新东西,将停止创造有价值的事物。自以为做的还行,其实是成长中的最大阻碍,永远自以为非。



2.以前不喜欢写保障措施,无论是月度的还是半年度的,草拟和完善一个方案,可以用短短几个小时,也可以用几天甚至几周,太折腾人。但最进发现,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确保你将做的事是有效的。太多人犯的错误是,一心想着执行,所以几乎不花时间来规划。谨记:规划先于行动!


3.最近很喜欢熵的哲学。薛定谔说:“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事物总是向着熵增的方向发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容易和舒适,比如懒散。国庆假期,一大部分时间用来刷抖音、玩游戏,最后出来大脑的一时愉悦其实没获得什么,类似的还有游戏。我并不觉得这些不好,凡事超过一定限度,它的负面价值就会超过正面价值,过犹不及。所有事物都在向着无规律,向着无序和混乱发展,如果你要变得自律,你就得逆着熵增做功,这个过程会非常痛苦。比如公司领导让写一份制约市场发展的问题,这是有一整套逻辑的:终端表现、具体表现、期望达到的、核心因素、可行机制、模板/母本、资源需求。把这些想通,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审视。熵增真的很容易,人的思考也是怎么简单怎么来。直接原因通常用动词描述(我因为没有查列车时刻表而错过了火车)。根本原因是更深层的原因,通常用形容词描述(我因为健忘而没有查列车时刻表)。只有消除根本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为此你必须区分症状和疾病本身。


4.很多问题在现实生活当中已经有答案了,我对《原则》这本书非常推崇,尤其是隔一段时间再看,总有一种恍然大悟。永远不要因为你觉得某个目标无法实现就否决它,也不要因为实现目标的过程受阻就推迟完成它。做事的价值不就是从不完美走向完美,从不可能的到可行吗?


5.情感这一块绝对是我的一大困难点。这几次,前辈都给了不少建议,我也有可选项,目前我竟然什么都没有感觉???不是不喜欢,只是没到喜欢的程度。也许仗着年轻,还可以拖延几年。之后呢?很难说。回避可耻,但有用,有没有比回避更好的做法?广撒网,真的太渣。感情,是一件蛮慎重的一件事!怎么还是像一个新手,没出新手村?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及生活思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