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各种不开心的你

                                                                      写给各种不开心的你

最近,各种各样的事,高考,考公务员,贫富差距,就业难,房价。生而为人,难免功利且麻木的,生活也好,工作学习也罢,总有各式各样琐碎的东西,不停地切换来切换去,让人很少有平静的心态去想一想事情。

所以,我们今天就聊聊那些生活中平静过后,思考总结出来的一些东西。

1、文艺本身无罪,但如果用文艺来逃避现实,那跟用烟酒麻痹自己无甚区别。

举个例子,最近爆出的大胃王,看着粉丝无数,一个个在平台上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博主,内容很可能是背后的团队扣着双脚,负债数十万,粉丝考买,拼凑出来的,他们的KPI是每天想一个视频构思。

你以为这是个例,然而这才是人生的常态,求不得。

当然,还有很多人都爱用下面这句话来回应那些质疑自己的人: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可当你问他喜欢的方式具体是个什么方式,他会楞一下,因为他也不太清楚。

而即使清楚,说得出个所以然来,你深究一下,到底也还是钱的事。

2、我们能用来努力的时间其实挺有限的。

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变化很大,当你才二十几岁的时候,你觉得时间还久,目前还可以游戏人间,快快乐乐的玩耍。

只是时间过得太快了,你机会太少了,后面发现怎么一睡一醒都30多了,到了要结婚生子的时候,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而当你回头去看你打游戏,刷抖音,刷剧的时候,虽然时间的流逝速度不变,但是你会下意识地觉得时间流逝变慢了,你还能多打会,多刷会。

在虚拟世界里,时间流动的速度变慢了。

3、并非平凡就是low。

你要知道,互联网上那些漂亮精致的生活方式才代表乐趣,根据我做这么多年人力资源对薪酬水平的了解,更何况还有一般人月收入在1000以下,网上那些生活80%都是包装出来吸引眼球的。缺色的招牌,小巷的发廊,深夜3点开张的夫妻油条档,才是世间的真实。

好的生活不是一定要去远方。你以为身边事物稀疏平常,其实你去的远方,其实也是别人的稀疏平常,你去别人的城市,能拍好看的照片,别人来你的城市,也能出大片。

围城而已。

4、看手机也要有目的。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种感觉:

明明是情不自禁地摸起手机,但就是不知道自己要看什么,打开一个APP,再关闭一个APP,再打开,再关闭,如此循环。

把出现的红点都消除?随便划拉屏幕?这些行为带来的愧疚感是不是也经常打倒你?

说实话花了这么多时间看手机,我究竟看了什么?

答案经常是没什么。

那怎么得了,才二十多啊,时间不应该这么廉价的。

所以我觉得应该换一个方式,每次看手机之前,要给一个特定的目的,不用很功利,也不用刻意拔高价值,即使是娱乐,也给个目的就行了。

看新闻,看影评,看视频,看文章,看淘宝......统统都提前想一下。

游戏人间,最后人间会游戏了你。

1、你下定决心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已经把相当一部分决心用在了「下定决心」这件事上了。

以前我总是认为,出到社会,大家比拼的往往没到智商这一层面,比的是精力,现在觉得还得加上执行力。

想到就去做,一千个好点子不做等于0。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有些你觉得不可能的事情被能力不如你的人去做了,而且人家还成功了。

2、选择大于努力。

有些人觉得自己不知道怎么做选择,无法分辨。这很正常,就业也好,考研也好,都需要经验,这些经验有些是可以自己通过实践掌握的,有些需要亲人朋友的帮助,而这就是不同年轻人身边资源的差异了。

大学四年很重要,相对于工作后,几乎无成本的实验机会。

1、朋友圈,浪费时间。

要么是看别人有没有动态(其实自己一点都不关心别人)

要么是自己精心准备发动态(发之前总认为自己是社交焦点)

然而现实是,你过得好不好和其他人一点关系都没有,给你点赞的也一样是无聊刷手机的人而已。

2、没有用处的善良毫无意义。

就像没有力量的守护,也毫无价值。

3、事实就是每个人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得失。

你送的只要我不喜欢,你做的只要我不需要,我就无法去理解你的付出有多难。

1、脑海里要经常有「关我X事」这种优雅的思维习惯。

越来越觉得, 我们有太多想法和情绪都是自己在给自己加戏。其实你没那么重要,其实99%的事情离了你依然能转。

2、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倒推法」

根据你的长期目标,一步步倒推出现在最重要的事情:

1)为了长期的目标,我今年应该做什么?

2)为了今年的目标,我本月应该做什么?

3)为了本月的目标,我本周应该做什么?

4)为了本周的目标,我今天应该做什么?

5)为了今天的目标,我现在应该做什么?

3、首先你要学会观察自己。

①什么是观察自己?

在心理,生理,工作,生活,这四个方面做好记录,相当于外部视角。

②为什么要观察自己?

因为当你形成了自己的判断标准之后,能帮你解决大部分面临的问题。

③具体怎么做?

事无巨细,把一切你觉得花时间记录不会亏的事情全部记录下来,然后总结规律。

意识到了,往往就是解决的开端。

4、有时候你得刻意去降低阈值。

比如说,偶尔抽空看一部烂片,试着从中找出值得肯定的点,这样一来,你「每周看一部好片」的计划,你才会更有兴致去执行。

在一些稀缺资源优势面前(外貌,人际关系,天赋背景等),我们常常会觉得恐慌,觉得自己真的太普通了。

然而再好的先天资源,没有扎实,持之以恒的执行,是无法转化为价值的。相信我,你能抓住执行力这一个能力,就能超过至少8成的人了。

最后,

莫管他人如何,走好自己的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给各种不开心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