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妈·琐思】再自信一点——知觉学习的疑惑与反馈(答盼盼提问)

2021-06-30 08:15:36

今天要返校小熊去学校了,送完他以后我没有回家,直接在楼下小区门口的小树林里开始今天的语音写作。

我真的非常喜欢这样一个环境,不仅仅是因为夏天天儿很热,早上太阳已经升起来晒下来的时候,它可以有很高的树木来遮风蔽日,更主要的在于这种开放敞开的环境周围都是满眼的绿色,右手边是一条小河缓缓流过,虽然是河里流的生活污水,但给人的整个状态还适合坐在房间里,在阳台上完全不一样的。

刚刚跟盼盼讨论了知觉学习,这个前天我们刚刚学过的概念。

原问答文字,内容有部分偏差

什么是知觉,其实我们有五大感知,刚才盼盼跟我提到有七大感知,因为他是做早期教育的,他说孩子们的感知状态在打开有独到的理解,但是至少我们平时知道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和味觉,这五大感知,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面更容易敞开正视,可以做出一种有去世的判断的。

比如说我在房间里在阳台上,那我的视觉所接触的可能就是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东西,比如说白板我做案头上的书可能也会有些绿色,比如说我种的小职务,小熊买回来的多肉,这些是不是视觉的刺激呢?是大师,因为日程出现在我场景中的频率太高了,我对它可能会产生一些审美疲劳,就看了看把它习以为常了,不再当做很特别的视觉刺激。

在固定的环境里比较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我也对比着想了一下,现在我在小区门口的小树林里,这种环境不会走两天也变成非常熟悉的刺激了吗?可能它还是有一个范围度上的差别的,比如说当我在自然的一个更广阔的幻境里的时候,我看到的东西实际上就比在一个相对封闭小的环境里会更多那么总量的提升,我关注到其中某些以前没有留意到的小细节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不仅仅是视觉的听觉嗅觉以及触觉方面的差别,也是这样很明显的,例如前两天我在这边走的时候,重在岸边的一些花还没有开,这是什么花呢?我其实很难描述,应该是很小的时候就在河边常见这种话,他有巨大的叶子树,长的直立的杆,在竖起来的杆头会开出有点像鸡冠一样,红色和黄色的花朵有一点像百合,但是没有百合那种浓郁的香味,但也不是鸡冠花,因为鸡冠花是毛茸茸的。

这些花朵在我的意识里面小的时候是常见的,可是前段时间在这里做语写的时候,我并没有留意到它会出现在我的视野当中,而现在呢,当我向东边这条路沿着去走的时候看不见她们,而只有从东转向西往这边走的时候,它们才会映入我的眼帘。

所以你看这就是知觉学习的一种具体的呈现方式,他们进入我的眼睛的时候我还没有看到,只有当我的注意力接触到他们或者因为我的眼睛看到了,他把我的注意力带到了那里,他们才进入了我的注意范畴。

这个过程难道是我主观上去做了怎样的选择吗?其实并没有,我也不是等着周围的人告诉我说,你看楠楠还有个什么什么这种被动的接收形式,他是我的知觉系统自己决定了要接受怎样的内容,并且把它反射到我的大脑中,引起了大脑的注意。

刚才我说这是主动学习的时候,其实注意到了某种主动的主体在转变,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说主动学习好像指的是大脑受人有意识的行为,但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个主动的主体是我们的知觉系统,是我们的视觉嗅觉触觉这些东西。

而作为思考的主宰头脑,当时并没有主观上想要去接受某些特定的信息,只是全部呈现之后,他在我的视网膜上形成了一些影像,然后映射到大脑当中,这个过程并不是由我主动筛选的,却是由我的感官系统主动筛选的。

刚才听盼盼的语音的时候他也说到,我怎么觉得好像说不清楚这个东西啊,是不是应该我帮助孩子更多的去打开他的感官系统啊,这个我这样理解到底对不对呀?

你看我尝试着去解释了半天,其实也很难完全说清楚,甚至没办法去判断,我的理解和作者在书上表达的是不是同一回事,因为这些东西是我们平时接触的比较少的,它会怎么说呢,有一种较为复杂的日常接触的,并不是很多的编码形式呈现在生活当中。

就是说他不是那种你一眼看过去马上就能知道他说的是啥意思的内容,有一些确实是有点复杂的,因为它涉及到脑科学,涉及到我们人如何理解一个东西,但既然是理解每个人,就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并不是说有谁有资格去评判别人,理解的对或不对。

即使我是这个共读的发起人,其实我比大家提前几年先读到这本书,我也不敢保证这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我都已经完全吃透了,更何况我也不是作者,我也没有听过作者自己的讲解,所有我的理解也都只是一种主观接受和重新解读而已。

所以我跟盼盼的回复就包含了以下几个方向的层次。

第1个层次我要充分肯定盼盼在看到书商的一个知识点以后不轻易把它放过,而且这个知识点其实有点难的,这两天我们也一直都在说,我还给大家布置的作业,回去以后重新看一下交替学习和感官学习,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别,到目前为止我也不敢说我自己100%确定到这里了,只是引发了大家对这部分的思考而已。

不同的人对于引发出来的思考他的关注程度也不一样,可能很多小伙伴听过这个要求以后,随后就放到脑后了,但是盼盼没有他把这个问题放在了心里,并且飞快的链接到了自己生活中实际使用的案例,因为他是一个早教馆的老师,他能够看到有小朋友们在某个感知觉上对外界的变化反应是非常灵敏的。

他给我举了一个例子说,他们班有一个叫豆豆的小朋友,在吃早间餐的时候会留意到窗外有洒水车经过的声音,这个声音可能是因为太过小或者是日常听过很多次,其他的小朋友包括盼盼自己都不太会专门去留意到,所以就大脑自动把它屏蔽掉了。

但是豆豆小朋友并没有简单的屏蔽这个声音,他会很敏锐的听见,并且跟他说探探老师你听那是什么声音,然后提完这个问题以后自己回答说洒水车的声音,而盼盼自己呢,也是因为豆豆提到了这样一个声音,所以他才集中注意力去分辨,听到了外面那个洒水车的声音,也就是说洒水车是客观存在,它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同等的,但是不同人的敏感度不同,豆豆在这个时候听到了他辨别出了这个声音对他就有意义,而盼盼和其他的小朋友没有听到的时候,这个声音也是客观存在,但事实上他们没有对自己的大脑和生活产生任何的影响,也就是说这个声音对于其他的一些人来说没有意义。

你看这是一个多么生动的知觉,学习是主动式的学习的例子,没有任何人要求做做小朋友随时去关注外界的声音,即便你给他提了这样的要求,比如说我们曾经在上体验课的时候,要求大家向着后面使劲看,好好看,认真的看看够了就回来坐下大师,因为没有任何的主观要求和目标着入点,所以大多数的人还是会有很多信息看不到的,当你提问一个事情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

这样的现象产生并不是因为她们不认真,而是因为人的注意力其实是发射的是非常有限的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它们很难去特别专注到某个特定的点某个特定的点,这个特定的点刚好跟你想要表达的是一致的,这种概率太低了。

但它也恰恰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出来,每个人关注的东西不一样,那为什么我们关注的东西会不一样,可能是一段时间我们的注意力不一样,但其实说到底是因为我们对外界的敏感度不同,有些人他注意到的细节可能非常多,接触到的信息就很庞大,这未必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有的时候我们要把其他的感官渠道都关闭,把所有的注意力100%的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才能去让这件事情的效果达到最好,就是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效果。

但是当孩子还在小的时候,就像盼盼所说的,我们要提供更多的机会,用更多的方式帮助他,激发自己的各项感官感知的能力和敏感度。

跟上面我们说的要主动关闭其他渠道的敏感只专注在其中的一个部分达到非常聚焦的效果,不同人在不同的阶段是有不同的任务的,像孩子们在成长阶段,她们就是要充分去激发各个感知方面的灵敏度,然后才能在这些不同的灵敏度上去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或者说把它们都能力打通了以后,当我要选择在某个时刻用某种感官去注意某件事情的时候,就可以随时调用了。

这个跟工具箱的理论也非常相似,工具箱里面我们有那么多的工具,并不是要把其中的一些丢弃,只选其中的一个恰恰相反,是每一个工具我们都要用的能够顺手,至少知道他是如何使用的,然后才能在环境要求我们做出特定的正确选择的时候,选择最好用最适合的工具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盼盼得出的那个结论,在早教工作当中,适当的去更多激发孩子在各个方面的感知能力,感知敏感度是不是特别重要呢?我个人认为非常的重要。

这是我刚才回答他的第2个层次,第1个层次是他对拆除法这种学习方式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可以跟自己生活中链接的部分,这一点已经做得特别特别好了,作为一个拆书家,我可以在这个方面给予点评,认为他已经做到了拆书学习法的精髓所在。

第2个方面我回答的他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他的这种判断跟书上的内容是一致的,我跟他的判断方向是一致的,但是这并不是由我来作出结论的,是我只能说我跟他方向一致,这是我自己状态和他呈现给我的状态的一种匹配和观察。

因为他问了我这个问题嘛,所以我要回答这个问题,但事实上在这里我也有一些不是非常赞同他的地方,还要跟他说清楚,于是进入了第3个层次。

第3个层次是我观察到他一直在强调,说了好几次问我,我这样理解对不对?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自己的状态是什么样呢?他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学习者的角度,但他想要一个标准答案,这种思维还是从小到大学院式学习留给他的影响,当然每一个人因为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学院式学习,所以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不同的人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这种学院式学习留下来的后遗症,最明显的就是遇到事情一定要找一个人给我一个正确答案,盼盼想到的是我,可能因为是我倡议我们共读这本书,我是共读的发起人,当然包括里面还有很多对我个人的信任在,所以他会想要把我当做一个正确答案的来源。

我看到了这种倾向要分两个方面去处理,第1个方面是我自己,我非常清楚,我不是那个标准答案,所以我可以给他一个回答,但这个回答是不是标准的我必须要说清楚。

第二就是盼盼在这件事情中呈现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是我不信任我自己的判断,我要靠别人来辅助我或者告知我,好像我一定要被说服说什么样你这个是对的还是不对的,被做一个评判才能够把我自己当时想到的这个念头,当做正确的去存档以后使用。

在第2个层面上这一定是一种思维方式带来的限制,而且这种限制在未来会对他造成比较大的负向影响,你想如果我们每接受一个新的观念跟我原来的理解不一致的时候,我都要找一个权威去回应我,然后才能决定相信他或者不相信他,那其他的不说,这种权威是不是时刻都在呢?我先不说这个权威是不是真的能够在这个地方有权威回答他,比如说他刚刚找到是我,当时我其实心里也并不保证自己在这方面的理解就是对的呀。

鉴于在生活当中,我们基本上不太可能真正的去问心,这本书的作者,你到底当时是什么意思?我这个理解跟你当时地表达是不是完全一致,这种几率太小了,那看书如果没有办法得到一个标准答案,是不是这本书就对我来说没有用,或者说我模棱两可,没有人能够告诉我是不是我这个方向的努力就不能直接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呢?

刚刚在第1个层次的时候,我说盼盼对拆书帮精髓的理解已经到达了比较深邃的地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情况,但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对书商内容即使有了自己的判断他也无法给出一个结论,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去做那么,在这个角度上,他对拆除法的应用还有很大的欠缺,因为拆除法最终的目的是要落地,是要改变你的行为,但是你已经想到了,你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却没办法把它敲定下来,不敢坦然自信的用到生活当中,其实是挺浪费的一件事。

以上三个层次我都向盼盼表达了,刚才他已经给了我回复,因为我正在做语音写作,所以还没有及时看,但是我已经能够留意到,这是我们思维上的一个很明显的障碍或甚至严重一点,可以把它说成是缺陷,在学生的学习试戴有这样一个态度尚且可以算作是精深,因为你最后是要考试的,你要保证你付出的努力在最后得出结论上是有正向推动作用的,所以这种确认尚不为过,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承认了,我们要用致用类的方式去学习,大多数情况下除了手头的这本书以外,我们没有一个准确的权威,可以回答自己在理解上遇到的问题。

如果还秉持原来那种状态,如果没有人给一个标准答案,我就不敢把它付诸行动,那我们的实践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和影响,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这种影响会成为我们看书效率提升,用拆书把这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效果却被大大折扣的重要阻碍因素。

就像我跟盼盼说的那样,我希望他能够再自信一点,要知道书上有这样一个表述,我们自己产生了一个理解,他其实并不是那种如果一旦出现了偏差,就会造成特别重大的影响的事情,因为很多我们都是在生活中不断的去探索,AR你使用过以后如果出现哪里有偏差,你再重新回头来读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对它进行判断了,这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不要因为担心我理解的正确与否就不敢做某些决定,尤其是这个决定,他跟我原来的判断跟我实际上经历的a一方向是一致的,而且对我来说是有更深层的启发的,没有任何矛盾之处。

如果说有矛盾那我还可以请更多的人来跟我分享一下,唉,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我们之间的看法不一样,是不是有更多碰撞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这种交流我觉得是有价值的,尤其是在我已经遇到了问题遇到冲突的前提下。

但是现在我看到的这个内容,只是在印证之前,自己在处理信息的时候产生一些想法,或者是我尝试的某种行为方式,他是正向的是一个促进作用,那这个时候不是应该让人更坦然而不是产生更多疑问吗?

再来梳理一下,我在回应盼盼的这个问题之前,自己头脑当中梳理这些内容的过程。

说实话,在听到盼盼的语音是第一反应就是,他为什么一定就是我不停的在问我能不能这样理解,我这样理解对不对,当我反应过来别人是把我当做了权威的时候,内心一定是有某种程度上的窃喜的,因为被信任被依赖的感觉其实还蛮好的,尤其是在我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但是很快我就会产生一种压力,如果他只问一次的话,这种压力可能还不会出现,但是他重复问了2~3次,这个时候我就会有一种感觉,如果我的回答不是那么精准,给人家造成误解,那这个责任还挺大的。

因为有这种压力在我就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了,一个方向是我必须要保证,我的回答是正确的,就要在书中拼命去找答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他做出一个结论性的回复,但是即使这个地方做的再进去,我看再多别人书也只是一家之言,我个人的理解而已,就像前面说的我不是这本书的作者,所以我无法清晰的知道作者在表达这个的时候到底是啥意思,再怎么样也只是我自己的理解,就像我在吃别人放在那里的馍馍一样。

我吃出来是什么味道跟做这个馍馍的人把它造成了什么味道,真的能够完全一致吗?我觉得这个答案是无解的,因为这完全就是一种主观状态,即使我的理解真的是100%的贴合作者的原意,当我通过内在的消化吸收重新把它表达出来的时候,用了另外一种跟作者不一样地表达方式,就不能保证那种,我自己100%理解到的信息还是能够精准的传递给其他人。

就像有一次我说我们语文老师跟他交流,其实有的时候会有点困难,为啥呢他说一件事我没听懂我就问他,唉,这个是什么?什么意思呢?我这么理解行不行,当他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应该知道我没有理解他原来说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所以正常的思维是你把你的意思换一种表达方式,文字组合上不太一样,但是内容意思不变,你再次呈现给我,这样帮助我的理解。

但事实上我们的语文老师人家做的处理方式,就是把刚才你没看懂的那句原话再重新发一遍,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很无奈,好像你是在指责我的理解力一样,当然我相信老师没有这个意思,可是他的行为就是这个呈现模式。

上一次你说的那个我没听明白就要求你转换方式了,就跟我们读书一样,你看书上的产生了疑问,自然的是想要找到一种跟他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内容呈现没有差异的做法,这无可厚非,但是一旦表达方式不一样,我又不是那个说原来那段话的人,不能自己心里面判断这个意思,跟我刚才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产生偏差的概率太大了。

所以说这段话我是想表达,除非是作者他知道他说那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因为你没听懂他就换一种另外的方法来讲给你听,这种你能保证他的两者意思是一样的,因为他是一个人,内在渠道是通的不包含别人的猜测在里面。

但是因为现在我解读盼盼不懂的一段话,自己认为读懂了,再用我的理解把它表述出来的时候,其实主体已经更换了,也就是说盼盼接收到的信息其实是来自我的a二次解读,而不再是作者的原意,那我怎么能保证这个跟作者原意完全一样呢?

这种交叉的沟通轮数有没有意义当然是有的,就像第2个问题,我已经回答了盼盼我自己的看法,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要破除某个默认条件,这个条件是盼盼在提问的时候他自己默认的,就是我侯蕾告诉他的,这个答案跟作者的原因就是一致的。

被关于这么大的压力,我真是觉得有点吃不消,所以我一定要先说清楚,可能说清楚,这个东西对于我们理解这部分内容和把它用到生活中并不会起到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也伊然是要说的。

这样说过之后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到这个事情的流程是我给的就把它放在我给的位置,我和盼盼的这个讨论对于他的行为一定会有帮助,但是不要理解成这就是人家作者的原意。

好像也不太对,我跟盼盼都是在尽量想去理解作者的原意,但是我们不能保证中间没有丝毫的偏差,这种偏差如果存在也是非常自然的,所以不用把它当做一个巨大的坑,不要在这里轻易得出,没有差别的结论就可以了。

我们运用拆除法也好,自己读一些致用类的书籍也好,其实都是为了在生活中能够更多地指导自己做得更好,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得出某个结论,自己在读书的时候跟生活中的a一相互映衬,并且想要有一个形式的途径,就已经达到了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有某些不确定的地方,通过跟别人的讨论加强这个效果,这第2层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到了第3层只需要意识到我这样做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的,这本书的内容已经不再完全是作者的东西,而变成了属于我自己的这个模式,我嚼下去对身体有营养的理解到这一点,即使真的理解有偏差,不是人家作者那个原因,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因为作者的原意只有他付出自己的行为才有价值,而我们无论怎样理解,最后变成自己行为的时候,都是要经过二次加工的。

哎呀,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那个意思好像还是模棱两可,就是我们在得出一个结论的时候,只要意识到他是我自己加工过的信息,对我自己有帮助有价值,我愿意去做就可以了,不用刻意纠结,这跟作者的原意是不是完全的一致,只要不矛盾通常不会有特别大的危害。

你看学的越多,整个人变得越久,结成线的时候你可以叫做得越谨慎,总是想把这些都说清楚,即使中间有某一个层次不是那么的通透,也要看见这种不通透的状态。

现在读书这种感觉会越来越明显,就是这种层次性,那天我在跟小伙伴们分享这种知觉学习的效果,就是敏感度的时候也接到了一个这样的例子,在接受很多大量信息的时候,你的脑袋里面有没有框架接收的效率是会不一样的,比如像刚才潘潘在发语音给我的时候,他用了4五段语音说这样一个问题,我在接收到某一部分的信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留意到他在我的头脑中对应位置,要放到什么地方去。

就好像我的头脑是一个巨大的书架,这句话的信息要放到书架的哪个层次,因为它是涉及心理学的那一部分的信息要放到书架的什么层次,因为它是涉及到拆书帮的心理学和拆书帮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领域和操作方式,当然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大师,为了便于解锁索引,所以我会把它们分门别类的存放。

这个分门别类存放的过程应用多长时间能够完成?就是跟敏感度有关的,这些信息对我来说都是知觉学习的一部分,但因为以往我曾经经过这方面的训练或者说刻意的练习,所以在放的时候就会更轻松一点,甚至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分门别类的放,就已经放好了。

现在我真的很为这种方式感到自豪,因为他会节省很多力气,可以让我更好的在一大段的信息当中快速截取,对自己有帮助有价值的地方。

你看我也只是听了盼盼的那几段语音而已,就可以很快的梳理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回答框架,第一第二第三三个层次非常清晰的给他展示出来,这个我自己觉得就是脑子里面逻辑梳理的效率。

其实一开始我也经历过,我就觉得散的点好多呀,哪个点好像我都想说,我也想回答他的问题,但我又想告诉他说你要自信,你不能每次都去追求别人给你一个答案,可是还有很多其他的点啊,这些东西怎么样串联起来,他其实是跟头脑当中的知识结构体系有一定关联的。

我们当年在学习知识体体系经深营的时候,就有一个做法的推荐,就是每学到一个知识点,你把它拆解成便签以后要放到自己知识体系当中的某一个分支里面去,因为它是一片一片树叶一样的东西,那这个术业不可能直接想到主干上,哪怕它就全部零散的排在桌面上,你要去记忆也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它变成了一个竖形图,它在某个质押的逻辑体系下占据了某个位置,那么这种有顺序有规律的排列方式,就会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他对他有印象。

所以知识点还是那些知识点,但你是一个两个按顺序零散存放,还是你把它穿成了一个有内在逻辑的体系,一拎就是一串,这样去存储调取的时候使用起来融会贯通的程度,顺手的程度,也会存在很大的区别。

这样看来,其实早在当年参与知识体系晋升营之前,我就已经有这种意识了,只不过那种意识是潜在的,我没有很明确的把它调入到意识层面来逐一进行观察,现在已经有一点这样的取取向了,就是每次看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会主动想一想它属于哪个部分,它可以放在哪里,对于我原先的体系有怎样的帮助?

这样学习的效率就很高,而且可以举一反三,能够跟原来已经有的一些知识系统相互挂钩关联在表达的时候别人接受起来也更有条理。

你看同样一本书,有些小伙伴学习可能就是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有些小伙伴学习可以看到这种逻辑框架,有些小伙伴呢,他在看到逻辑框架的时候,不仅会接受原文的表达方式,还会在头脑中迅速整理出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要知道全盘记住别人的表达方式和在自己的方式上加以重组,那记忆的效果也是会很不一样的。

所以刚好这本书写的又是如何学习,我们在搭建自己知识体系的时候,也要用到很多类似的方法和工具,它对于当前我们接收这本书的信息可能还不是特别的明显,但是当我们接受的内容越多整理的工作两月大的时候,这个效率带来的提升程度,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就有点像昨天记得那个例子,但我们要对比两个当中选择哪一个的时候,对信息迅速识别的能力可能起到的效果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当我们要从100个东西里面选出一个来的时候,这种辨别能力的重要程度就会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了。

你不能说在两个里面选一个这种比较简单的选择题,做法之下这种能力不起作用,它也是起作用的,但是因为样本没有那么多环境没有那么复杂,所以它作用表现出的没那么明显而已。

但是这种能力他不是一蹴而就的,鸭也不是,你想说一拍脑袋就有了的,他要经过大量练习,所以很多人他们如果只做两个里面选一个,或者三个里面选一个这种简单的题目的时候,他就会觉得这种能力没必要,我不用花那么多力气非要在这里有所提升,他从来就没有意识到,有一天我可能也会需要去做20个选一五十个选1,甚至100个1000个选一这种问题。

你也可以把它当做一种前瞻性,我在做一件简单的事情的时候,已经意识到在更难的事情以同样的逻辑处理之前,我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所以我不是在处理这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在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把它推延到一类型,想的更深入,层次更深,或者这应该是帮主讲课的时候所提到的超越思维吧。

拥有超越思维要怎么锻炼,我觉得这个也是个大课题,因为现在我也希望给小熊形成这种思想的方法,我想给他做示范,但是挺难的,因为我自己虽然有的时候能够做到这种超越,但具体怎样帮助他意识到,或者说把我的那种超越更明显的呈现出来,也是有困难的。

一个挺明显的例子就是现在我在家要共读这么长时间了,我都不是每一次都能够把自己思想的哪些层次感清清楚楚的展示在大家面前。

我能够觉察到自己是在有意识这样去做的,但效果如何呢,可能还得听小伙伴们的反馈,就像今天的这个表达一样,我用了啰啰嗦嗦将近9000字的内容,想要把这个思考过程呈现出来,大师是不是说清楚了,心里还是不能完全有底儿。

唯一的好处就在于我知道如果我一直是这样思考的,那我的生活,我的讲话逻辑方式会有潜移默化的呈现,孩子每天是跟我接触时间最长,是我影响最大的那个人,所以他也会看见的,或多或少会有些影响吧。

从不太有利的方面去讲,因为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每天要接触除了我以外的很多其他人,我对他的影响力度以至于前几年是相对下降的,而且他也会看到很多其他人的处理方式,那究竟是我的这种处理方式对他影响更大,还是他看到的其他越来越多的人的处理方式影响更大,这个我不能打100%的包票。

如果想要在这里有更好的效果,那能做的就是把我的这种方式浓度加大,力度加强频率增高,也就是我要更多的用这种思考方式在他面前呈现出来,并且看似若无其事的把这个思考过程对他做一个显性化处理。

要实现这个怎么做呢?简单来说就更多的跟他增加讨论问题的机会,让他去接触到我的这种讨论问题的方式,思考的层次。

这对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就像昨天我们在跟小伙伴说的时候,很多时候孩子想跟我们聊天,跟我们说话,但我们不愿意为啥呢,因为我在做自己的事情,可能是在刷张云雷的视频,可能是在写实录,也可能是在看书看电视或者是在跟老公聊天,这种时候他如果想用自己关注的话题转移我的注意力,想要破除我注意力笼罩出来的那个金钟罩,我是会很焦虑很生气的。

也就是说,我其实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愿意去跟孩子交流,承认这一点对我来说不太太容易,但好在现在已经有先决条件突破了我意识到自己的这个问题了,所以还算是略有觉察吧。

慧凡想要维持自己的注意力,焦点本身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关键要看它的比例如何,如果每天10次孩子跟我的交流当中,我因为这种烦躁拒绝他的次数已经达到了半数以上,那我觉得可能是会有问题的。

所以问题就迭代成了,我应该怎样保证自己有一个好情绪,面对孩子提出各种奇奇怪怪问题的时候,能够保持平静甚至是正向的状态,接纳他的这些问题,并且主动呈现我的思考过程,我的天哪,这一层一层的递进要求筛选下来,真的还有多少时间呢?

昨天跟大家拆解完帮主梳理关于提问力的拆页之后,小熊起来我就那一瞬间有意识的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跟他沟通了,但是很快这种想法就消失殆尽,又回到原来的老模式。

甚至回到用老模式以后都不自知我都不知道我已经又回去了,当然那种时候可能更多就是没有觉察,我也不知道,没有强调自己非要用有提问力的方式跟他互动。

所以你说如果要实现我们目标中期待的状态,其实相应的筛选条件还是很多的,但依然有可以努力的空间呀,我们还是能够抓住一些地方帮自己去突破限制呀,这是可以实现的。

感谢自己今天的这一段思考,不仅非常畅快,一气呵成,而且能够把我在头脑中徘徊了很久的一个框架结构,搭建起初步的体系。

这个过程虽然有点绕路,有点复杂,甚至来来回回产生了很多次绕路的状态,但我认为这种绕的路都是很有价值的,它能够帮助我把自己头脑中想的东西表达清楚,至少初步表达清楚了,当然还有很多经典的空间,但是出来先有一个0.8版本的也好呀。

而且我其实已经很久没有一口气写完1万字的这种感觉了,我刚才回头去看一下,可能现在是50分钟左右吧,这个时间对于我来讲不算是特别紧凑,现在小伙伴们已经可以达到三十几分钟完成1万字了,而我在这个速度上的挑战好像还是相对滞后一点的。

不过我也不是很纠结,因为内容和速度总要在某些方向有所取舍的,今天这个内容我比较满意,嗯,速度上没那么快也不是什么太大问题。

今天可以再尝试一次1万字这个数值的突破而不是时间,现在我发现整整一个小时保持注意力集中来做语写,似乎有点小挑战了,刚好前两天也跟剑飞老师承诺说过两天小熊去上战营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在家,那这样我就可以再尝试一次10万字的挑战,如果要完成这一部分的话,其实要求还是挺高的,因为那意味着每天至少有一半的时间会花在语音写作上,倒不是说头脑中没有那么多东西可写,就现在似乎已经把想说的都倒完了,以后再随时激发,还有很多东西是可以表达出来的。

在这里我也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很多事情是在于我们想做或不想做,如果想做的话一定会给他找很多很多的方法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这就是目标存在最大的意义。

但也有很多时候我是目标定的,就是不想做,所以矛盾点在于我嘴巴上说,想做心里其实是不情愿的,这种客观现象的存在造成了自己的一种纠结和内耗。

如果想要不内耗可以让思维在变得简单一点,做什么事情就是这件事情本身,不要过脑子里面那么多的小电影,别让自己觉得这样那样都可以,其实都可以的时候就意味着都不会去做了。

今天早上共读的内容还没有做总结,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关于睡眠系统对我们也不能叫健康吧,就整个人的影响,因为睡眠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真的就像一个黑洞一样,我们对他了解甚少,虽然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但是依然保持一种神秘的状态。

想要破除这种神秘,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解读今天的内容当中引起第1个讨论的点,就在于有一种言论说睡眠其实是人类的进化,根据自身需求在保持安全性和最大限度的发展之间找到的一个平衡点,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睡多少时间是能够帮助我们维持最基本的安全需求的。

这地方我想到的是,当孩子78个月大的时候,小婴儿会频繁的夜醒,很多妈妈都深受其扰,但那会我看过一种应对方式,我非常认同,他说78个月经常会醒来,是因为小婴儿的大脑正在急速发育,她们需要用新知的状态来帮助自己,促进脑部的发展,还有一个原因孩子会频繁醒来,不睡得不那么踏实是一件好事,因为大多数的婴儿猝死都是在睡眠中发生的,也就是说孩子也担心出现这种极端的糟糕威胁自己生命的状态,所以他们要经常性来确保自己是足够安全的。

当我们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视角在变化倒不在于说这个是不是真的就完全科学的论断,因为科学这个东西也是经过很多时候筛选然后有改变的,就像一开始人们还认为是地心说呢,后来发现日心说才是正统,再到后来发现其实太阳也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绕着太阳转的同时,整个太阳系也在绕着其他的信息中心旋转。

所以要相信一个什么样的理论,可能并不在于它真的正确,那么取决于什么呢?我自己是认为取决于对当下的自己是否有帮助,有一些东西是已经发生了无法改变的,比如像我们已经结婚了,我们已经选择了一个人做自己的另一半,这个时候如果你总想着他还不够好,还有很多其他人比他更加优秀,更加适合我,那想想看你的日子能过好吗?肯定过不好啊。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判断题放在你面前问你,你这个选择的老公是不是对你来说最合适的,你会怎么回答呢?如果回答不是就会陷入让自己纠结,甚至考虑要不要换的这种冲动当中,对于当前的幸福生活显然是一种破坏因素,但是如果你承认呢,他就是最后的,那是不是可以就很坦然的走下去,既然我选择是正确的,我就不要有什么犹豫了。

但是很多人会不甘心啊,他觉得明明他就不是最好的,为啥还要让我违心的说他是最好的呢?其实为的不是别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幸福,如果承认他是最好的,能够更加幸福,你会不会愿意去承认?

我个人真的认为他就已经是最好的了,没有那么多如果,我们不可能两次重新踏进同一条河流,那么,你也就意味着我不能保证上一次的选择,如果换了别人我还会过程,现在这个样子啊,当然有可能是更好,但也有可能是更差呀,你愿意冒这个风险吗?反正我是不肯的。

当然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当我说没有可能其他你就是最好的时候,他给我自己也是一个正向积极的心理暗示,那对我老公来讲,他当他听到这样肯定的回答,会不会也在印象中给我加分呢?我们是不是都在做对方的好评师啊,我们在往对方不应该是我们共同的情感银行账号里储蓄,这样以后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有这种信任和彼此喜爱的基础在有什么问题是真的不能解决的呢。

今天给小伙伴们留了一个任务,就是去跟老公做正向的表达,你可以问问他,你认为我是不是最适合你的那一个或者也可以直接不要问,就说我认为你就是最适合我的那一个,当我们地表达足够直白又足够真诚的时候,我们就是在为自己和对方的关系中添砖加瓦,如果说关系是人一生必须要面对无可逃避的最主要的一份牢笼,那么把这个笼子住得更加美观舒适漂亮一点,对我们自己来说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2021-06-30 09:08:19

52分钟12,000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熊妈·琐思】再自信一点——知觉学习的疑惑与反馈(答盼盼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