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学习。佐藤学先生认为教室里的“学习”是通过三重对话形成的: 即“是与作为教育内容的对象世界(物) 的接触与对话,是与在此过程中发展的其他学生的或教师的认识的接触与对话,是与新的自我的接触与对话。学习是通过创造世界(认真的实践)、人际交往(交往的实践)和完善自我(自我内在的实践)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

由此可见,在学校的学习绝不是学习主体独立性的活动,需要在交往中实现,也不是仅仅死记硬背“知识(技能)”而进行的活动,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才得以产生。因此,不管是综合学习还是学科学习,都需要在交往的基础上、以倾听为基础、有三重对话的实践活动。

但是,现在的很多人对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的认识出现了问题,即把综合学习理解为通过“经验(体验)”进行的学习,认为综合学习是通过活动体验而进行的学习;把学科学习理解为通过“知识”(技能)而进行的学习,学科学习就是识记一些知识或是提高一些技能。其实这样的情况是人们陷入了认识主义错误的陷阱。实际上,不管是综合学习,还是学科学习,都是实现学习的课程,这是基本点。

上面这段话描述的现象于我们中国最近几年掀起“综合学习”的热潮有点相似,在我们学校“综合实践课”被列入课表,每周两节课,与其他的学科学习表面上有着相同重要的地位。实际情况是这些课程是由班主任挂职担任,然而,很多班级没有真正实施,大多数老师会利用这样的课时来补习一些学科学习,课表上出现“综合实践课”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记得去年我县综合实践课搞得很火,学校为了响应上级的安排,对全校84个教学班分配确定的综合实践课程,按照计划要求,各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然后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评比,选出比较优秀的班级。因为当时其他学校没有把这一项任务落实到位,在参加省级比赛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三个老师直接被推过去,获得了省级综合实践优质课。而实际上,这些获奖的班级只是材料比其他班级多了一些,学生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收集了比赛要求的材料。教师则是把这些材料汇总在一起,此外从网上下载些相关的东西,最后合成了参赛资料与PPT。

因为有这方面的认知基础,在学习这张章节之前,我也会觉得综合学习就是活动的、体验的学习,而学科学习就是通过国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规划好的课程的学习。但是学习了《静悄悄的革命》第89页有关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的区别,才明白了我的认知也属于佐藤学先生所列的现象之一。按89页的内容,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的区别不在于学习形态,真正的区别在于“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方法不同。综合学习以现实的“主体“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成单元的学习;学科学习,是以学科的内容(题材)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正常情况下,从外表看二者没有什么区别,两者应该是学习的核心不同——一个是以“主题”为核心,一个是以“内容”为核心。两者既是独立的,但又有很大的联系和相似度。说二者是独立的,是因为他们研究的核心不同,综合性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环境联系很大,有明确的主题(课题)选题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学科学习主要是教育部门确定的教材内容,题材往往是固定的。 说二者有很大的联系和相似度,是因为与学科学习毫不相关的主题可以组织到综合学习中去,同时,与学科学习重复的主题也可以组织到综合学习中去,此外,二者都是通过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形式进行的。都需要通过三重对话才能真正实现。只有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位一体,既重视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又能在学科学习的同时,把人生征程中谁都会面临的现实课题、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现实课题的直接学习和学科学习并行起来加以组织,实现真正的综合学习。

只有明白了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实质,才能,开展真正的综合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