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成功举办第四届清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读书会

2018年8月15日,第四届清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读书会在安徽师范大学举行,此次活动由《文学遗产》编辑部、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与我院联合主办。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南京大学曹虹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达敏研究员、南京大学徐雁平教授应邀出席并担任评点嘉宾。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的九位学者提交论文并参加讨论。此外,文学院领导、部分教师和研究生也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

开幕式由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胡传志教授主持,罗时进、曹虹、徐雁平三位教授分别致辞。本次会议紧紧围绕“清代文学研究新领域新方法”这一主题展开,共分为四场专题发言。九位青年学者一一做了专题报告,汇报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随后由专家进行点评。

 九位青年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踊跃发言,既有对代表人物和经典文本的解读,如沙先一(江苏师范大学)《论樊榭词的接受与经典化》、吕双伟(湖南师范大学)《陈子龙的骈文成就及其对清初影响》、何诗海(中山大学)《“明文第一”之争》、潘务正(安徽师范大学)《正统观的艺术呈现——三十二体篆书乾隆御制〈盛京赋〉论》;也有尝试从新角度切入清代文学研究,如杨旭辉 (苏州大学)《晚清“危言体”散文的文学史审辨》、胡琦(香港中文大学)《声气与技艺:明清古文“调法”考》、陆胤(北京大学)《清季文学论争中的“口耳”与“竹帛”——重释章太炎的文学缘起论及其文化史纵深》;还有从女性文学视角审视清代文学,如马昕(中国社会科学院)《清代女性诗人的历史歌咏与性别意识》、马勤勤(中国社会科学院)《晚清女报与近代中国女性小说创作的发生》。

读书会闭幕式由《文学遗产》编辑部马昕副编审主持,王达敏研究员作学术总结。王达敏指出本次会议论文的概念化倾向使研究成果呈现出更强的解释力,同时展示出清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转移,新的知识结构催生了新选题、新成果。马昕副编审对四届读书会进行回顾,指出清代文学研究最初的困境成就了今天的特色,读书会成果彰显了学术研究的团体生命。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作为主办方为了本次会议认真筹备,努力打造平台,积极推动学术交流与发展,赢得了与会学者的好评。同时也为本校青年学者、博士生及硕士生提供学习相关领域研究方法的机会。期待下届读书会发扬往届优良传统,取得更大进步,实现新的突破。

青年学者读书会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校园网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学院成功举办第四届清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