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安徒生童话及《小人鱼》

《安徒生童话全集》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作品,他一生共写了一百五十多篇的童话故事,成为一个讲故事给全世界听的人。与格林童话一样,安徒生童话也成为了孩子们手中必备的童话读物。

但其实,安徒生童话不只是写给孩子的,也是写给大人的。在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故事是具有双重含义的。孩子有孩子的理解,大人有大人的认知。孩子喜欢故事里那些描写的花里胡哨的装饰,而大人则想琢磨透在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在安徒生看来,童话作家的写作目标,就是把童话变成孩子和成人都能看的读物。

与格林兄弟收集、整理、改写民间故事的方式不同,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多是他自己的原创,这些故事的灵感有的源自童年听过的民间故事,有的源于某些别的文学作品,还有一些是安徒生自己的诸多经历,在这些故事素材的基础上,安徒生进行着大胆的创新,让现实融入幻想世界,从而形成了安徒生童话独有的风格特点。

安徒生童话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童话的传统模式。他运用儿童的视角和口吻讲述故事,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他们、尊重他们,更让儿童得以进入文学家的创作视野中。因此,有人说“安徒生是丹麦发现儿童的人”(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安徒生传》的作者詹斯安徒生说安徒生童话“把儿童从几个世纪成人艺术的园囿中解放出来”。

《小人鱼》是安徒生童话作品中的一部,所有孩子都熟悉,故事的部分章节还被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故事的内容大家也很了解:一个对人类世界充满兴趣的小人鱼,救起了一位遭遇风暴的王子,并期盼自己可以生活在人类中间。于是小人鱼用声音换来可以行走的双腿,虽暂时生活在王子身边,但王子还是与误以为救了自己的女孩结婚,不忍杀掉王子恢复自己的小人鱼,最终变成了水里的泡沫。

不可否认,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对《小人鱼》的理解就是小人鱼十分善良,为了追求爱情让自己经历诸多磨难,又因为善良的本性,宁愿让自己化为泡沫也不忍杀害王子。然而当现在再重新回看这个故事,就会觉得小人鱼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恋爱脑”啊,为了爱情毫无自我,最终自己受伤却一无所获。

但如果跳脱开故事本身,从小人鱼的角度再思考,小人鱼追求的仅仅是一份爱情么?当然不是,人鱼可以有三百年的寿命,但小人鱼宁愿失去生命、遭受苦难,也希望自己可以像人类一样拥有灵魂,在她看来即便生命消失但灵魂依然可以存活。

由此看来,小人鱼追求的也不是简单地让王子爱上自己,让自己可以生活在人间,而是不停为自己寻找一种存在的意义。在我看来,这其实已经属于哲学范畴的问题了。在小人鱼眼中,什么是存在的意义?存在不只是有生命时的岁月静好,更是生命失去时留下的点滴美好,一切与她有关的回忆、故事、事物、情感,甚至影响,在她看来或许都是灵魂存在的一种体现。这一点,与《寻梦环游记》中对逝者记忆的设定有类似之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笔记:安徒生童话及《小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