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了自己的“虚弱”

当写下题目:我看见了自己的“虚弱”而不是“脆弱”的时候,我觉察到自己这多年来的蜕变与成长!尽管还是“弱”,但不是以前那种如芦苇般纤细,而是长成了一棵树,树的样子,尽管没有根深叶茂,可以承受狂风暴雨,电闪雷劈,但可以摇曳在狂风暴雨中,承受风雨的摧残与考验,逆风微笑!暴风骤雨过后,看一地的落叶残枝,抖抖树叶上的雨水,继续迎风而长!

A 是我MAB 同学,毕业多年,我们一直保持联系。为了支持我,A 友还入股我的创业项目,免费给创业项目提供财务指导与帮助。

B总是我校友会认识的,认识的时间不长,后来我创业了,几次邀请他沟通,他也入股了我的创业项目。

昨天我们先去B总的创业公司,参加了一场茶艺。茶艺是B总创业项目的异业联盟合作商。

我以前对这样的异业合作看不上,洽谈浪费时间,大部分的合作最后没有实质的结果,虚里巴老的。

但昨天的喝茶,我觉察到我的心理起了变化,要是以前我根本没有耐心听那个茶艺的负责人讲授的茶艺茶道以及行业里的信息,这样的讲授就作秀。老公不一样,不仅仅与茶艺的负责人侃侃而谈,还交流各类信息,最后交换了名片。

想想一样的创业,我每天就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埋头耕耘在自己看到的那块地里,没有心情关键是没有意识跳出我耕耘的那块地,如果谁浇水翻土不入我的眼,不如我的意,就直接自己挺身而出!

回头一看,自己累的不行了,地耕耘的也不咋样,身边跟着干活的,一个没有成长起来!

而老公从第二,三年,就慢慢跳出一线,梳理了流程,工作标准,就开始找适合干活的人,确定目标,盯结果!

几年下来,公司的业务翻了好几番,干的也越来越轻松,视野看的越来越远!

而我还陷在抱怨的状态,觉得自己找的人不行!没有意识到是自己太能干了,把该干的不该干的活都干了,累的要死,但没有好的收成!用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就是没有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究其根源问题还是自己!

中午聚餐的时候,我们五人,我与老公,A友与老公,B总;

与高手畅谈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这也是我为什么当初拼命要去北京上学。站的高才看的远,与智慧的人同行,才会变得更有智慧。

吃饭交谈言欢中,我感受到了A友这几年得变化与成长! A友目前担任B总一个创业项目得财务顾问,帮他梳理一个未来计划上市的大平台项目!

A友与B总合作了两个多月,期间A 友每月来一到两个星期。我发现A友与B总配合的很好,无论是在财务工作,还是管理工作配合上。

她说,“我跟***说,B总请你们来是把这个项目做的更好,你们不用说以前场地多脏,我们就谈现在,现在能不能做到让客户感觉干净、舒适、舒服,你们还需要B总什么支持?”

“B总给你们定了目标,你说以前你来的时候,团队怎么样怎么样。我们不用谈过去,B总请你们过来,觉得你们是青岛行业里专业高管,你们需要想现在如何打造团队,如何塑造团队文化!”

我看对面的B总,听了A友的话,不断会心笑着,“这就是A角色、B角色配合,有时老大不方便说的话,需要B角色!”看的出来B总很满意A友的工作。

回头又谈到我目前的项目,大家觉得疫情期间,必须进行整合,与B总的另外一个项目进行整合,可以打造集团,延长产品线,整合团队,提高运营效率。

在这个提议上,老公帮我讲了很多,我发现自己思维迟钝,根本没有大平台的思维,觉察让我有点沮丧。

A友的老公说话了,我去上海出差经常住在A友家,所以A友老公说话也不见外,非常直接坦诚。

“我跟A说,刘总创业的这个项目,干了几年,累成这样,也没有结果!你看C总(我老公)在自己原来行业里耕耘,做加法,几年就分红赚钱了。我投资的那个家庭公寓项目也收回投资了!”

“我计划今年公司盈利的,如果没有今年的疫情的话!”

“是呀,但碰到疫情了,你这就不行了!命不好!” A友老公说。

“当初我们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时机也是不太好,不像谁(我们熟悉的一个行业伙伴),他进入的早,天时地利人和,所以疫情期间他有扛风险的能力。现在疫情就是洗牌,有困难也是机会,要不也没有我们今天坐下来谈整合发展的时机!”B总说。

“你不能说命不好,要是没有刘总的创业项目,我与B总也碰不上呀!”A友打断她老公。

我想到A友,前几天我们一起碰头聊天的话,“我以前认为做项目就是要市场化,但现在看来资源、人脉也非常重要!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以前被学习的MAB 理论蒙蔽了,市场运作解决一切,埋头苦干就可以……”

反思自己的这几年也的确如此,当然跟个人的出身、学习成长经历有关,但更多是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系,现在我觉察到了意识到了,我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改变自己。

“刘总,你现在不能再冲在一线上,需要跳出来,进行宏观的战略规划!如何把目前的资源整合…….”B总说了一堆关于战略上的建议,我看到了自己以前的狭隘,停留在自己的舒服圈子,不愿意跳出去!

“以前C总给我建议过,我也发现自己的问题了,觉得自己不擅长不喜欢出去与各行各业的人沟通交流。我的执行力比较好,擅长把事情落地!”

“创业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人!第一个阶段你需要冲在前线,了解业务,给下属打样,但现在到了第二个阶段,需要整合资源了,你还陷入在一线,肯定不行的!”B总说,“你让我干具体的业务事,我真不行,A总说了我适合战略,做平台!我这么多年的工作背景,决定我也干不了具体的事情!”

“B总你擅长战略,刘总你擅长具体运营,咱们正好可以整合一下!” A友见风说话,大家一阵欢笑,喝酒干杯!

“我接触B总时间不长奥,您格局就是大,对员工舍得,是个干大事的人!” A友的老公在一旁说,“干大事的人格局就是不一样!”

A友老公的话,又触发了我心中一个点,以前一个同事跟我说,要“舍得”。我觉得自己对于他人是个有“舍得”的人呀!但反观自己的“舍得”,是你做到了我才给,而不是你没有做到,我就给你想要的!这是不一样的“舍得”格局!

与B总认识几年,他参加我们的会议不多,但给我们所有合作人的感觉,B总的确大气!对照一下,自己的格局的确不如自己想的那么大。一个人的“格局”大,不是来自于自己的以为,而是来自于周围人的感受与评价。而我一直陷在自己的思维模式里,平日行为也是按照自己理解的“格局”赋予出来的。

行为中没有写一个人“格局“的字,但一个人的“格局”大小就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说话做事上显示出来了。

李克富老师说,不要看一个人说什么,还要看一个人如何说的,我好像有点参悟这个其中的道理了!

我话里话外给自己定了很高的目标与追求,平时看了很多优秀人物的传记,期望自己变得更优秀!

一个高耸的目标,让我疲于奔跑,疯狂的学习,有点筋疲力尽的感觉!爬山的时候,居然怀疑爬山的意义,只想找个平坦的地方躺下!

当野心与自己的能力不匹配时候,开始陷入自我怀疑与颓废状态!

与各路好友兼高手的交流碰撞,让我看到了自己心中的“虚弱”,我想找一棵更高更壮的大树站在一起!

当听到讨论日,老公说他有校友聚会,我自己去参加B总组织的讨论,心里还有点不安与失落,我害怕自己不行!这样的觉察,让我发现我必须面对自己不足的地方。

也许有人天生禀赋异常,能力超群,但看看从小时候到现在,一路同行的优秀的同学、朋友,大部分已经泯落普通,而我依然坚持在不断努力奔跑与学习的路上,我想起了那个从小被嘲笑被奚落但没有放弃奔跑的阿甘,我还没有放弃奔跑的念头,尽管我有时觉得自己的疲惫,但当我找到方法时,我又发现自己充满了奔跑的力量,我喜欢力量不断增加的自己!

如何增加自己的能力,让“虚弱”的自己变的慢慢强大,这是我要书写的人生课题,活着的意义!

昨日与好友们的沟通交流就让我发现了自己潜在的力量,看到赵老师写的苏格拉底与学生对话的故事,我发现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唯一的优点就是坚持!

小村庄里第一个女大学生奔跑到现在,就是坚持努力的结果!

当生活对我不公平时,我哭泣过,抱怨过;当遇到困难与挫折,我有过退却的情绪,放弃的念头,但我内心的声音:我还是可以的,我要继续坚持,找到那个“有力量”而柔暖强大的自己!

“我要干什么?

老子,还是有希望的,继续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看见了自己的“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