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500日行随笔 day02<九败一胜.王兴与美团>

2003年冬天,在美国读博的王兴向导师请了一个长假,回国创业 。在这样的关键节点,王兴在美国读博士期间,请假回国创业,是因为他看到了美国SNS的发展情况和前景,正如他写给国内朋友的邮件中写到:2002年,第一个基于朋友圈的社交网站Friendster创立;2003年7月,汤姆·安德森和克里斯·德沃菲创立Myspace,在2004年到2005年,这家公司是世界上最火的社交网站,2005年被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买下。

为什么王兴看到美国互联网的发展就会想到要休学创业呢?这要谈到王兴在清华读本科的时候,王兴和王慧文你是大学室友,那个时期,两人已经萌生了创意的念头,可以说王兴已经有很强的创业欲望。1998年,他和王慧文合买电脑,正好赶上中国互联网起步时代,第一台电脑,内容不多,但是却让他对互联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美国求学之行,看到国外互联网的变化,他更加坚信,未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王兴当时看到了互联网在美国的发展,而中国的互联网那个时候并未普及。王兴看到了国内最早引入SNS概念的是自己清华大学的一位校友慕岩,这更加坚定了他回国在互联网创业的念头。

王兴与两位同学一起合作成立了公司,同学负责编程,自己负责对外。决定了做SNS这个样的社区,可是接下来如何切入呢?

开发多多友社区,前期就是基于六度空间理论如何获得第一批种子用户,通过邮箱注册,登录网站,邀请好友加入,结果是网站的反响并不好。

后来思考国内举办活动比较多,能否创建一个网站,让人们在做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站去发送邀请,也就是电邀,但是结果并不好,因为那个时候互联网并未普及。

王兴因为有出国留学的经历,想着可以替海外游子打印照片寄回给国内家长的网站“游子图”,最后也是宣告失败,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当时出国留学的群体毕竟是少数,二是当时国内人保守,很注重自己的隐私。

为什么创建了校内网?

2005年12月校内网正式上线,在此两年,从2003到2005年他们陆续推出了几十个项目,基本上一个月两个项目。

前期基于自己只是一腔热情的创业想法,项目的接二连三的失败,团队成员的动摇,让他们对自己有了新的审视,他们只是沉浸在开发出完美产品中,并没有真正的去分析产品的应用以及对用户的需求分析。前期他们犯了两个错误:一是用户定位不清晰,二是没有市场推广。

对比国外的Facebook,一开始只是针对哈佛大学学生开放注册,当时社交网站很火的Myspace,谁也没有想到最后会被Facebook碾压。Facebook的逆袭更让王兴以及团队成员看好国内高校市场,找到目标人群后,他们又认真分析了之前的多多友网站,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熟人市场使他们要做校内的一个机会。于是王兴与团队谈论后,决定做高校社区,这就是校内网的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管理500日行随笔 day02<九败一胜.王兴与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