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数据时代,浪潮存储如何弯道超车?

新数据时代,浪潮存储如何弯道超车?_第1张图片
image.png

导语

在新一轮存储技术革新的起跑线上,以浪潮为代表的中国存储企业率先抓住技术变革契机,力图实现弯道超车。

新一轮企业级存储技术革新已悄然兴起。抢先抓住技术革新契机的浪潮公司,最近3年持续投资10亿元布局企业级存储市场,使存储业务快速成长为一个出货量、增速双双快速增长的专业化存储品牌。

IDC公布数据显示,最近三年,浪潮存储出货量年增速超过100%;2018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存储出货量为67,358套,浪潮存储出货量8,414套,居中国企业级存储(不含监控)市场第一,增速106%,5倍于业界平均增速,居中国第一。2018年浪潮存储还入围Gartner分布式存储魔力象限,成为全球主流存储服务商之一。

浪潮存储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抓住技术革新契机

像大多数存储厂商一样,浪潮存储最初以传统Scale-up纵向扩展架构的存储产品为主,据浪潮存储产品部总经理孙钢介绍,,浪潮存储一直不停地学习、对标业内领先存储技术/产品。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兴起,数据以指数级别爆发式增长,数据形态从过去相对简单的结构化数据转向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为主,新数据时代的企业IT基础设施包括存储系统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加,包括存储规模、存储性能、数据共享和管理的复杂性等。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下,大规模数据中心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数据挑战:云计算应用多达几十种、上百种,可能存在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虚拟机,承载着成千上万个虚拟桌面,数据规模达到EB级别,这需要借助庞大的存储集群来服务存储数据,如何建立满足用户需求的高性能存储集群是巨大挑战。

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些新兴的存储技术挑战,要求企业存储系统从传统存储(即磁盘存储)的Scale-up纵向扩展架构转向Scale-out可横向扩展的分布式架构,软件定义存储(SDS)开始成为新的企业存储方式。

软件定义存储(SDS)即“硬件重构、软件重定义”,所谓硬件重构,即从以CPU为中心的架构切换到以DPU(专门用于数据加速的芯片)为核心的硬件架构;软件定义,即通过将数据中心的存储资源抽象化、池化,以软件服务的方式,在不增加用户成本的条件下,存储容量和性能能够随着非结构化数据的增长而实现横向扩展,从而简单、快速地满足应用按需、自动化使用存储需求。

面对当时国内尚为“非主流”的SDS产品需求,浪潮在经过战略讨论后,决定必须抓住新一轮技术革新的先机,率先投资研发新产品,满足以云化数据中心需求。

新数据时代,浪潮存储如何弯道超车?_第2张图片
image

浪潮存储产品部总经理孙钢表示:"做数据中心级的专业存储厂商"

随着互联网产业发展壮大、企业互联网+兴起,以及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智能应用的不断涌现,企业级SDS需求快速增长。

面对快速增长的企业级用户需求,浪潮存储加大研发投入,统一产品规划并提升产品规格,建设专业化存储团队,加强市场宣传,使浪潮存储实现快速发展。“做客户信得过的数据中心级的专业存储厂商。”孙钢表示。

以JDM模式落地场景定制化存储服务

从2015年至今,浪潮成功研制出一系列满足云化数据中心需求的存储产品,包括面向大规模存储服务需求的软件定义存储(SDS)产品AS13000、高端存储AS18000、智能存储G2平台、智能全闪G2-F等。这些存储产品无论是在性能指标参数方面,还是在产品的技术理念、研发方向和应用创新方面都引领业界水平。如浪潮存储AS5500G2创下150万IOPS的评测值,系首次SPC-1中端存储评测性能记录突破百万,全球第一。

不同于传统企业级存储系统的简单售卖模式,新数据时代的企业级用户对数据存储形态、部署环境、应用模式和价值需求方面都提出更为精细化的需求,并且不同垂直行业的存储需求不同、不同场景更是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需求。

新数据时代,浪潮存储如何弯道超车?_第3张图片
image.png

例如,在石油勘探行业,石油勘探过程中生成的数据体量非常庞大。一般二维数据可达1~2TB,三维数据可达数百TB甚至PB级,一般单文件大小也都在200GB左右;对收集上来的海量数据还需要提供TB-GB级读写性能,来满足前端的密集计算和模拟。如果要缩短地震资料处理周期,让IT基础设施提供更强大的性能,就需要共同优化数据存储和计算平台。计算平台可以在CPU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增加GPU来进行加速;而数据存储平台,则需要进行从硬件架构到软件功能的创新。

在广电媒资行业,从4K到8K到VR 2K,一方面,观众对高品质、零等待的浸入式体验追求无止境,另一方面,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新产业发展,亟需广电企业进行多元化融合,以提升用户粘性、实现资源整合和创新;这要求存储厂商必须以场景化应用为核心来开发存储产品与解决方案。

面对企业级客户精细化、差异化的存储新需求,场景定制化能力、深挖数据价值是考验浪潮存储服务能力的主要指标。浪潮存储产品线总经理李辉表示,SDS强调面向客户的实际应用,需要对软件和硬件进行集成测试,最大程度满足新数据时代企业存储在容量、性能、架构及管理上的需求。

从研发角度看,软件定义存储从概念到产品化落地的难度很大,因为需要对用户的应用场景进行大量定制化创新。场景定制化服务落地的关键是围绕用户的价值,进行端到端对接。这对存储厂商的研发能力、服务能力、管控能力的要求很高。

面对企业级存储新需求,2017年浪潮存储把JDM创新思维引入存储业务,即与客户协同开发、联合生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坚持“场景驱动”的研发模式,针对典型场景提出快速定制型开发和优化方案。

在孙钢看来,浪潮存储引入JDM创新思维,一方面可以从硬件上与服务器打通,在成本优化上获得更多优势,与客户进行大量方案的研讨,花时间去理解行业用户的场景,并优化方案;另一方面可以联合生态伙伴“吃透场景”,用定制化的方案服务客户。

目前浪潮存储把新老应用重新定义为传统企业级应用、视频监控、高性能计算、广电媒资、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七大一级场景,并将之分解为近百个二级场景。截止目前累计完成了近60个二级场景的定制和优化,尤其是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定制和优化工作。

打造专业化存储服务品牌

在经过2016年产品推新、2017年场景定制化存储的行业试点之后,2018年浪潮存储开始全行业推进场景定制化落地服务,并增加专业化销售队伍,建立一支从售前、定制化产品研发、方案测试到实施迁移、、售后维护等高效配合的专业化存储服务团队。

浪潮存储的场景定制化服务获得行业用户广泛认可,在金融、通信、政府、企业、互联网、媒资、医疗、教育等行业获得大规模部署。连续3年,浪潮SDS存储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

比如东方物探基于浪潮软件定义存储AS13000,构建了34节点、4PB石油勘探海量存储集群,目前单节点业务带宽超过1GB(读带宽1.2GB/s,写带宽1.5GB/s),聚合带宽达到34GB/s,实测性能提升了7倍。

成都市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引入浪潮软件定义存储AS13000之后,骨架路网的图片检索用时从十几秒降低到3秒以下,交通监控图片取证实现“秒开秒解”,极大提高业务效率。为了保证2018世界杯期间全高清环境下视频录制和非编业务的顺畅运行,浪潮存储联合索贝提供7X24小时工程师驻场服务,随时待命进行技术调优。

为了紧跟世界前沿技术趋势,保持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攻克技术难关,目前浪潮已在北京、济南、中国台湾、美国硅谷等地设立研发中心,不仅预研前沿技术,还集中研发资源、共享物料和产品库,让浪潮研发和客户研发联合起来,实现产品深度定制。研发人员从过去十几人扩展到目前近500人。

新数据时代,浪潮存储如何弯道超车?_第4张图片
image.png

Gartner调研显示,目前大约40%企业数据存储在可横向扩展的企业数据中心或云数据中心,到2022年,这一比例将超过80%。IDC预测,2017年至2021年,全球软件定义存储(SDS)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5%,2021年营收达到约162亿美元。

事实显示,抓住SDS市场契机的浪潮不仅获得飞速发展,未来仍将占据市场优势,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数据时代,浪潮存储如何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