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拉黑了一个16年的朋友

我拉黑了一个16年的朋友_第1张图片

1.

前阵子与朋友L约饭,饭桌上她低落地说,她拉黑了一个好友。

说这话时她垂着头,嗓音很低,声线颤抖。长长的眼睫垂下来,挂满晶莹的悲哀。

我放下了正在夹红烧肉的筷子,做出认真聆听的姿势。

如今,一提到拉黑这个词,我们想到的尽是些“道不同不相为谋”“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式的快意,仿佛删好友保智商刻不容缓。

其实哪有那么简单。

对L来说,这个被拉黑的朋友太重要了。

2.

小时候,L被人欺负,她二话不说扑上去给对方一顿胖揍。

当时L的朋友特别瘦,跟一个高个子男生扭打在一起,仰起头瞪着对方,眼里都是“我今天就跟你拼了命了”的狠决。

L说,那一幕她这辈子都忘不了。

高个子男生跑走,但朋友遍体鳞伤。L吓傻了,她冲L笑了一下,轻描淡写地说没事。

从那时起,L视她为生死之交。

她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课间手拉手去厕所,周末肩并肩去补课。

就这样晃过了小学和中学,念了同一所高中。

朋友越长越胖,L越长越美,于是角色反转。

每次有人明里暗里用她的肥胖当笑料,L就扑上去,轻则理论,重则动手,无论男女。

朋友被嘲笑,表面无所谓,其实每次都会一个人哭。

后来L就陪她一起哭,一起吃减肥餐,一起放学后在漆黑的操场一圈一圈地跑。

两个人顶着一冬难捱的风雪,双双瘦成魔鬼身材。

3.

再后来高中毕业,真的就考到了同一个学校,录取通知书下来那天俩人高兴地抱着哭,在被窝里热泪盈眶地聊了一夜未来。

可是谁又能想到后面发生的事呢。

L说,上了大学她突然就变了。

她有了许多新的朋友,早先约定好的一有空就泡图书馆,结果都变成L自己去。

而她,化浓妆,踩高跟鞋,去逛街,去party,去酒吧,去赴各种约会。

一开始L劝她,她摆摆手解释说这只是她喜欢的,没有别的。L看她学的不错,也不缺课,就没有说太多。

L大学四年没有深交的好友,就守着她一个,哪怕等她百忙之中抽空一起吃个顿饭也好。

大学毕业,拿了证拍了照,搬出宿舍。

L用省吃俭用和打工赚来的积蓄租了间公寓,在附近找了份工作,也邀请她搬了进去。

可她还是一天不着家,也不找工作,吃喝玩乐。

4.

有一天她突然哭着跟L借钱,说有急用。

L二话没说把剩下的积蓄都给了她,兜里只留十几块钱。

而她,拿着钱冲出家门,就再也没回来过。

咸菜拌饭终于吃到领工资,L却在一个同学处得知,她交了新男朋友,和他出去旅游了,还天天发朋友圈秀恩爱晒远方。

而那些动态,L理所当然地看不到。

都说失去的爱情需要放下,可友情又何尝不是呢。

L痛哭一晚上,拉黑了她。

听完这个故事,我也不方便作过多评价,只是默默等她平复情绪。

L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借钱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钱不要了,变质的友谊也不要了。

但是,看她的样子就知道,这远远没有说起来那么轻松。

生气是真的,无奈是真的,恨铁不成钢是真的,可舍不得也是真的。

5.

她们共度了小学六年,中学六年以及大学四年。

所有幼稚的、明媚的、难捱的、欢喜的日子,都是她们一起度过的,彼此霸占了对方的半个童年和整个青春。

甚至从未错过对方生命中任何一个重要时刻,像静脉里默默流淌的血液,像生命线上静静生长的纹路。

——原本以为在时光的风雪尘埃里,只要我们手挽手就能抵御所有。没想到我们还是放开手,选择了自己的路。

那么好,你走吧,我祝你前程似锦。

有时友情之于我们而言,并不逊色于爱情,尤其在成熟以前。

而当我们成熟之后,当我们能够判断出什么样的朋友是好的,什么样的朋友是坏的,却也依然无法无法否认——只要是朋友,都给过我们美好。

即便有一天我们分道扬镳,那些年华都拓印在回忆里,完好无损。

如L,即便走到这一步也依然舍不得恶语相向。一想到最后是这个结果,便心如刀绞。

——要用多大的勇气才能拉黑你,拉黑我们的16年。

6.

大多数朋友都是阶段性的,会随着你的环境和心态的改变而改变。

当年我们有相同的目标,居身相同的环境,互相鼓励,互相认同与欣赏。

可是,当有一天我们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追求,踏上两条路,不再互相认同,那么也没必要弄得太难堪。

若我们的关系走到尽头,请给这段友谊一个体面的结局。

从此海阔凭我跃,天高任君飞。

他日有一天街上遇到,我会给你一个微笑。那样我会觉得,我们真的走进彼此心里过。

我会记得你,然后奔赴下一场友谊。

不是薄情寡义,不是喜新厌旧,而是有了放弃后又会有新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都像平行线。等找到新的轨道,与一些人平行,也注定会与另一些人相交。

不必为过去伤怀,更不必抗拒新的友谊。

在无数条路上,我们总会遇见最想走的那条路。

路上一定会有同行者,与你共御霜风,与你同踏星辉。

如此便可证明——吾道不孤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拉黑了一个16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