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机器人单腿分析小记(开源) 平面上已知连杆末端轨迹,在约束条件下各杆的移动

已知条件1,也就是初始值

步长:S     最大抬腿高度:H      大腿长度: l1      小腿长度: l2      肩关节初始坐标(二维):(250,450)

代码描述:

l1 = 220#大腿长度400mm
l2 = 200#小腿长度350mm
h = 980#机器人高度980mm
#固定的关节的坐标是(0,0)
# x1=0.0  #膝关节的坐标位:(x2,y2)
# y1=0.0
thyta1 = pi/4    #臀关节的角度45
thyta2 = 2*pi/3   #膝关节的角度60

S = 150 #步长
H = 50  #最大抬腿高度
Tm = 0.5 #一个周期
speed = 0.05 #运行速度,可自行改变
t = 0  #t时刻初始值

上面的参数中,今天的文章中不用:h 这个机器人高度变量

已知条件2,平面上已知连杆末端轨迹,即一条摆线方程,如图:

四足机器人单腿分析小记(开源) 平面上已知连杆末端轨迹,在约束条件下各杆的移动_第1张图片

那么,根据我自己的实际状况也就是已知条件来分析,在二维空间内,适合我已知条件的摆线方程的起点应该落在,足端初始化位置的地方

因为两个杆,也就是大腿l1,小腿长度l2 已知,大腿起始一端固定[1]. 大腿,小腿分别的偏转角度已知,所以很容易用程序仿真出初始位置;

我用的是Python程序仿真编程,主要用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足机器人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