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口说怎么练才能讲得像外国人 ?

常常有些朋友会问我说怎么练好英文?

“英文口说怎么练才能讲得像外国人 ?”

但他们想想又会说:“算了,Alex 你根本就是个 ABC,问你好像不准吧?”

其实我是土生土长的 MIT(Made in Taiwan),台湾出生的,那我为什么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呢?


稍微听一下感觉,15年的全英文演讲。


英文动人演讲!


多益测验(TOEIC) 我五年前没特别准备考了 965分,听力满分495,错在阅读得470分!(大部分高分都是阅读满分,可能是我没仔细看题型。)

Writing and speaking test 更有趣,没有满分,190分。

因为讲的时候,我习惯即席演讲一到两分钟有主题有逻辑。

电脑问:"When was your last time to go shopping?"

然后我还真的想 ,正准备讲个完整答案,”Actually, I just went..."

逼一声!本题结束!原来这题真的只要十秒回答 "when" 就好... (我晕)


英文口说怎么练才能讲得像外国人 ?_第1张图片
换算大概是C1-C2 Mastery 之间程度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周边的朋友还有我个人的综合学英文心得。

比较常见的问题有

“我大部分都听得懂,但就是说起来还是卡卡的,怕怕的。”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不知道说得对不对?”

“我很害怕讲出来的英文有腔调...”



目标:像个母语为英文者讲十分钟英文。十分钟就好!


如果我可以设定一个目标的话,我可能会这样设

"How to sound like a native speaker for 10mins, that's enough!

符合 SMART 原则,有时候社交我们甚至不会交谈超过十分钟,这十分钟能聊得开心就好。



学习机制

很多人问我说:“Alex, 你平常都怎么练英文的? 我觉得我太就没碰英文都忘光光了”

学什么东西,都要利用正向循环,打铁趁热,快速推进到一定程度。(就想学骑脚踏车一样)

我也学过一阵子日文,但是一直没有到达临界点,所以现在连五十音都又还给老师了。

这在学习曲线(The learning curve)里面也有提到。

学习曲线是对某种活动或工具的学习速率(平均情况)的图形化表示。一般来说,刚开始时掌握信息的速率曲线最为陡峭,之后则逐渐变得平缓,这表明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对新信息的掌握速率会越来越慢。


.

英文口说怎么练才能讲得像外国人 ?_第2张图片

我个人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借由老师教练伙伴环境,一举冲过刚开始的投入大,收获少的“缓慢成长期”,就会开始享受快速成长的红利,这时候会很顺,因为投入一般,但回馈极大,你会非常有动力!(天啊!我原来这么有天份!或难道我是个天才?!XD)

再来就会抵达高原期(投入大,进展小),这时候进展趋缓,比如说减重前面瘦很快,突然中间会卡住,维持在某个体重上下,因为身体已经习惯你带给他的刺激(训练模式,强度,饮食等)

这时候如果还要继续爬,必须有新的刺激,这可能是 60-80分高手阶段,还有后面 80-95 迈向大师阶段,我们之后再谈。

但大部份的我们通常的要求可能是有限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结果,也就是从 0-60 这个阶段,毕竟我们可能不是要当英语系教授,用英文写一本畅销书,或是读懂整测的莎士比亚等等,而只是要出国旅游能顺利交谈,与外国客户交谈顺畅,用英文交世界各地的朋友切磋交流,听懂大部分原文电影等。

所以,練習最有效突破“缓慢成长期”,一路衝到高原期是我們要練習的,以下分成三項:心態概念篇,發音點線面與長期策略篇來介紹。




心态概念

1. 英文不是我母语,讲错很正常

这个真的很重要,很多朋友还没开口自己就觉得怪怪的,也不敢讲清楚讲大声一点。

这不但对方会觉得怪怪的,在商业场合中,也会影响到你的专业度。

大胆说,错了更好,错就问,不必觉得不好意思,听不懂就问到懂。

"Can you repeat again?"

"What is that?"

"I am losing you here, can you slow down or repeat?"

我记得在网路上读到过:”不用担心讲破英文,因为你英文不好是他比较困扰,你还是要敢讲“

2. 直接先用起来,创造迷你英文环境

俗話說: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请问你一个星期花在英文(用英文,尤其是听或说)上多少时间呢?

大部分的人可能一天八小时工作都用中文沟通,下班餐厅老板,店员都跟你讲中文,你的朋友聚会也都说中文,你什么时候练英文啊?

我记得我有一阵子在国外待了比较长时间,回国后一两个礼拜还觉得讲中文怪怪的。但是中文是母语,马上就回来了,英文或第二第三外语可不能这样,尤其是你还没到高原期的程度之前。

可以的话把所有东西都变成英文。

比如我都会把手机跟网路操作介面(包括 word, keynote, mac system) 变成全英文,你说这样会不会太假掰啊?

我说,要成功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吧。

如果可以建議你用全英文写日记或是在社群媒体上發文時,一定用英文或至少双语。

你说需要这么折腾吗? 你不折腾自己,就是等著自己未來被別人折腾。

即使到美国等英语系国家去个一年半载,但是如果你硬要找华人当朋友,上网继续回中文百度搜狐, 吃饭还总吃中餐,可能甚至不会比你在国内有架设英文环境进步得多。

我有一个学妹去美國九个月,她说完全没说中文,寄宿家庭是外国人,主要跟外国人交朋友,即使跟华人也讲英文(假装自己不会中文。有效嗎?超有效!回来真的英听跟英说都达 native speaker 水平(读写我不敢说)。但很多人可能去研究所念完两年,还是不怎么敢说英文(一般来说有认真的话,读跟写是比较没问题的)


3. 英文脑思维

Think in English, speak in English  and do everything in English

中英文模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模式,一段时间以后,你不能在总是用中文想好再翻译成英文,而是要一直停留在英文脑模式。

你愈常用,你能切换的速度就愈快。

我之前常帮人翻译,我发现翻译如果一字一句翻绝对翻不好,翻了前面,漏了后面,顾了后面,前面听起来怪怪的,所以一定是全部理解以后,用中文通用语说出来才会是说最顺的。

英文讲起来直接,中文讲起来婉转,你如果直接翻译,外国人会不知道你在讲什么,绕了半天不讲重点。

所以了解文化也是一个重点。

英文口说怎么练才能讲得像外国人 ?_第3张图片




发音诀窍点线面

1.  重音对了,感觉就对了。

大家有时候会听到外国朋友说:“窝是歪果仁”,或是“窝矮妮”。 当然我们不会笑他们,反而觉得可爱,但正是这样的重音跟发音让我们听出他是外国人。

英文也是一样的,当你的重音错了,复数没加s, 尾音轻音发太重等。

举例:

Alex 不是A雷克斯,不是啊雷克斯,是接近凹雷克斯。跟 Awesome 的 Awe 同音。

down vs dawn

nation vs international

walk vs work


2. 节奏也有撇步

如果抓到字词的重音之后,就要掌握这个句子,片段到整个段落的节奏性。

我会朗诵,大声朗诵英语杂志,可以先快速扫一遍,然后练习断句,找到整篇的律动,一些有名的演讲如我有一个梦或是欧巴马的一些演讲也很好,因为演讲更注重音律跟节奏。

自言自语,讲什么都好,就是训练自己的发音(中阶以上有比较多东西可以讲,如果怕被人觉得奇怪,可以戴耳机假装在讲电话 XD)

录下来 (录自己的声音,特别常用的字要上网查或问朋友)

收集一些网路上的资料如下

注意连音:

Example: I’d decide it later.

Example: I’d like a fried egg.

Example: See you nex(t)week!

I + am = I’m

I + will = I’ll

do + not = don’t

I + have = I’ve

I + would= I’d

3. 整个对话要能来回

你不能只是回答 Yes or no,要能互相抛球。

舉例:

"Hi, I am Mark."

"Hi, I am Alex."  说完名字还要主动对话。"Is it your first time here?"  随便聊。

"Yes, it's my first time to Taiwan."  (他可能会回答)

"Oh, welcome! Where have you been? " "How do you like it here?"  (继续问)

"101!"

"Cool! Well, you gotta check out a few more places like Eslite bookstore, last time I was there, I saw..." 开始像中文一样对谈。

更进一步还能说个故事,讲个笑话。

如果你能讲一个笑话让外国人会笑,这表示你的语言程度掌握已达标。


常用技巧:可以练习用跟读与回音

(Shadowing and Echoing)

跟读很简单,网路上很多材料:选一段影片演讲,他说什么你就跟着说什么。

我的大学启蒙英文老师史嘉琳则是回音的创办人。

Echo Method 到底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听一句英文、在心里重复一次刚听到的声音、再模仿式的念出来。

但 Echo Method 跟纯模仿不一样,要在听到一句英文之后,先在心中像按下 replay 一样重复那个声音,之后再把心里刚刚重复的这段“回音”模仿式的念出来。所以某种程度来说,Echo Method 就是 shadowing 2.0。


长期策略

多交几个外国朋友,但不要利用他们学英文

我记得我国中时想练英文时,在麦当劳看到一个外国人就冲去跟他说,


"hi where are you from? i want to practice my english...."


他人很好还是跟我聊了一下,但是我记得他当下有点错愕的表情。


现在想想,勇气可佳,但是实在有点令人讨厌。


反向想想,如果有随便一个外国人一直找你搭讪只为了练中文,你是不是也会觉有点烦?


同时,即使不是英语系朋友也应该多多认识,一来英文本来就是一个工具,让你能够更好的与世界交流,二来你会发现,你自以为很不好的台式或中式英文其实也还不错,可能已经是平均以上的水准了。


(日本人跟法国人最讨厌说英语,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也怕讲错!)


加入你本来就有兴趣的活动如英语读书会,国际演讲会,RedRoom, Meetup 等各种外国人会去的场合也不错。


从兴趣出发最能长久,别再为了考试而学


我的一个朋友刚考过日文检定一级,我问他,

“你怎么这么厉害?你都没去过日本留学”

“喔其实是从小为了打电动,日本人又很龟毛,都没有翻译,只好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查。”

“但是为了游戏就有动力! 后来慢慢开始更有兴趣接触其他类别。”他摸摸头,推推眼镜,有点害羞的说。

所以我现在也是如此,我已经很少是在“练英文”,而是英文已经变成我接收资讯的一种工具,比如说上  youtube 找外国的演讲,播客(Podcast) 上面听音频,audio books 上听书等,或是大家常看的外国影集,电影,甚至是NBA 新闻等等。

其实我身边一堆不是ABC但是英文也跟 Native speaker 一样的程度,我其實根本是小巫见大巫,但是没关系,我总是能抛砖引玉的。而我的 ABC 或是外国人朋友中也有中文真的很好的(很好是说能用中文写出好文章的程度,这需要花很多努力跟心血)




你可能感兴趣的:(英文口说怎么练才能讲得像外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