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抽象艺术——到底画的是个啥?

作为一个常年画画的人,

经常会收到来自身边好友的各种提问。

比如说:

“你这画的到底是个啥?”

“看不懂,你画的是什么?”

“这真的不是瞎涂的吗?”

每次遇到这类问题,解释起来总觉得有很长的话要说,

曾经也为了之类的问题觉得被冒犯,

我曾经对那人说:“你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不是给你看的。”

现在想来这话确实重了,“看不懂”确实是他当下的直观感受。

Piet Mondrian, "Composition in Color A", 1917

很多非艺术工作者和初学者都是以一副作品的“像与不像”来判断它的好坏。且先不说当代艺术的范畴已经不仅限于审美,具象艺术也不是单凭造型能力来区分高低的。艺术的好坏是无法下定论的,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喜欢与不喜欢,能不能跟眼前的作品产生感情上的链接,都是很私人的事情。

具象与抽象,只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就表现方式而言,我认为是没有高低之分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抽象艺术呢?抽象是隐藏在物体具象下的内核元素,是具体物像下的抽象表现形式。画面中用物体的特质、形与色、连接关系、线条等等,来表现作品。

Wassily Kandinsky, "Composition VIII", 1923

抽象艺术是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起现代艺术,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塞尚。

Mont Sainte-Victoire,Paul Cézanne,1902-1904

相机发明以来,绘画中的记录、再现功能逐步被削弱,艺术家们开始关注自我表达和艺术表达的意义,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自塞尚起,画面的组成不再是单纯的“再现”,而是在画面自身中创造一种新的秩序,对所要表现的事物进行“造型”,从而形成一种秩序化的画面形式构成。

他的理念直接影响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对立体主义的诞生更是起到了引导作用。

Pablo Picasso

在毕加索的作品中,空间的限制被打破。再后来,众多的流派应运而生,逐渐脱离对实物的再造。

Piet Mondrian, "Composition with Red, Blue and Yellow", 1930

蒙德里安的抽象艺术作品,用基本的三原色和直角组成画面。

Wassily Kandinsky, "Succession", 1935

我们再来看,康定斯基笔下的抽象艺术。他认为抽象的表现是一种精神内核的存在,抽象的表达语言类似于音乐中的音符,所传达的是思想上的真实。

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作品,画面成为一种对艺术家作画行动的场所和纪录,他绘画的过程是一种近乎行为的创作形式。

Jackson Pollock在创作

观念的表达,已经突破了传统媒介的限制。

从“再现”到“再造”再到“观念”,美术史的发展朝着一个更加自由,更加追求自我表达的方向开始发展,抽象的表达方式给予艺术家一种极大限度的自由,也给观赏者带来了大限度的自由。

当我们站在一副抽象作品前,除了感受作品本身带给人的感官体验之外,也应该看到作品背后的革命与开创,了解其在美术史和历史上的意义,去了解和感受这一种语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不懂的抽象艺术——到底画的是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