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1年4月26日(晴,有阵雨)。今晨起得早,我计划去吉隆坡的唐人街--茨厂街。我7:40就简装出门,我仍然以徒步方式在吉隆坡的核心区域寻找我的目的地。

我对茨厂街的大致方位是清楚的,从喜来登酒店出发,经过SOGO购物中心,金融街,独立广场等几条街道,在8:30左右到达唐人街的外围区域。

我看见一家华人商铺,一位老先生站在门口,我上前用中国普通话与他搭话,向他打听去唐人街的线路。老先生非常乐意,把我带到商铺外,用手指着前面,操着广东味的普通话给我讲怎么走怎么走。

我按照老先生的指点往前走,回头看,老先生还站在商铺门口目送我,我向他挥手致意,心里特别感动。这一生一世与这位素昧平生的华人老先生见面就不到一分钟,也许会留下永恒的记忆。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感觉肚子饿了,我没有在酒店用早餐,我就想到唐人街去吃一碗面条。正好路旁有一家餐馆牌子上写着“牛腩面”,店里的桌椅餐具完全是中国式的,一位中年男子在灶台忙,有一位大娘招呼我坐下,我要了一碗牛肉米线,一会儿就端上来了。

确实是咱们正宗的中国味道,只是有点广东味,比较清淡,我加了辣椒就变成川味重庆味了,这是到马来西亚几天来吃得最舒服的一个早餐,爽啊!一结账,才4.5马币。

我问中年男子,去茨厂街怎么走,中年男子也很认真给我指路,说过了两个红绿灯往左转就到了。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5张图片
茨厂街的小商品市场从下午开始会忙乎到晚上。我去得早了一点,商贩还未入场。图片发自App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按照他的指点顺利走到了一个很大的绿瓦红柱牌坊,在巨幅蓝底匾额中间,镌刻着“茨厂街”三个大字。左面立柱上题:千摊并列赛超市;右面立柱上题:万家云聚胜赶集。就像到了中国的市场。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8张图片
布匹批发商的运货车辆正在卸货。两个印度人经过这里。图片发自App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陈祯禄路到警察署一带都属于唐人街。在老的街道从殖民地时代就依次整齐排列,它们之间的缝隙就像迷宫一样形成狭窄的路,路边摆满移动售货亭和售货摊。

华人商家的经营意识很强,这里有华人办的银行和档次很高的大型商场,购物中心,餐馆旅馆,咖啡馆,保健按摩,娱乐中心以及报馆,出版机构等。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特别是不少的房屋建筑,可以看出中华历史文化的影响和斑驳的痕迹。我在茨厂街的西侧,还看到一条街上建有红柱红墙气势不凡的中国的关帝庙和印度的马哈里安曼兴都庙(SRI MAHA MARIAMAN)。

后者是在1873年建成的马来西亚最大的印度教神庙(现在的建筑物在1999年进行了改建)。可以感受到马来西亚特别是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各自独立又相互包容。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1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1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1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16张图片
下图就是在茨厂街的印度的马哈马里曼兴都庙。与中国的关帝庙相距可能只有100米。图片发自App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1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我们中国在海外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有几千万,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华侨比较多,这个状况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我查阅了一些历史书籍和研究资料,才初步了解,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从西汉末年,南北朝时,唐朝后期,元灭南宋时,明末清初,历史上经历过几次大规模的迁徙。唐代时移民开始增多,他们被当地人称为“唐人”。

中国人的南洋路一直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才越走越宽。这里面的原因很多,

首先,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大多伴随农民起义,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比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

二是为了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据1935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对流民出洋原因调查显示,因“经济压迫”而洋者占69.95%,那个时候下南洋的人,既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也有在家乡故土呆不下去的人。

三是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在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非常大,南洋诸国包括马来西亚为吸引华工,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于中国国内流离失所,丧失土地的无业流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或携带妻子,或孤身一人,漂洋过海来到南洋。

四是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1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_第1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离开茨厂街的时候,忽然心里有些依依不舍。我看到那些在茨厂街生活的华人华侨,想到祖祖辈辈在海外在异国他乡漂泊的游子,他们的根在哪里?他们的根在中国啊!

我不知不觉哼起了费翔演唱的那首《故乡的云》: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它不停的向我召唤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归来哟

别再四处漂泊

……

(五)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来自由行/闻丁旅行笔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