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边书房@注解四书《论语》【383】恭宽信敏惠,行仁之要素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曰:“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问孔子:“怎么才能做到仁?”孔子说:“能做到以下五个方面就可以做到放仁。”子张就问:“请问是哪五个方面呢?”孔子就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和恩惠。”

       第一是恭敬;我们出门在外无论遇到谁,首要的态度就是保持恭敬,“出门如见大宾”。恭敬才能体现谦逊,对人对己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处世态度。与之相反,我们不能像防贼一样“出门如见敌”,人与人之间处处提防,就很建立合作信任的基础。

       第二是宽厚;宽则得众,如果处处对人要求苛刻,就有点吹毛求疵,很难跟别人建立良性的协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要允许别人有试错空间,这就是一种父母心,挑刺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辅助大家成长,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犯错本身就是一种经验资产,防止后续持续的犯错。

       第三是诚信;诚信就是你诚我信。因为信任,别人就会放心把事情交给我们干,减少因为猜忌产生的成本损耗。建立信任最大的收益就是降低监督成本。如果没有最为基础的信任,处处设防,那么我们就会浪费巨大的经历在监控上,不是说监控不重要,而是监控的程度需要适度。

       第四是勤敏。勤敏就是勤奋敏捷,我们做事事先要有规划,一定达成共识,执行就得迅速。执行的关键首先是勤奋,接着就是敏捷,否则就是资源的浪费;

       第五就是恩惠。我们经常听别人说,谈钱伤感情。实际上,很多情况都是不谈钱才伤感情。钱本身就是一种契约的信物,如果没有这类的契约保障,我们就很难获取别人的信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要干事业,要挣钱,跟着我们的人也有同样的目的。孔子提出治理国家要懂得近悦远来,来之,富之和教之,国家要让人民富裕起来,才有支持的基础,否者国家的治理更多是强制命令,缺少经济支撑。

       我们经营公司经常说到要让员工享受到发展的红利,但是在具体薪酬激励上却又体现较少,这就是一种矛盾。还是那句话,不能既要马儿跑,又不提供粮草。公司经营应当打造奉献与回报对等的机制,这是基业长青的基础。孔子说的这五个方面,是我们为人处世的重要指引;在公司经营层面,这五个方面也是我们践行领导力很重要的要素。


@荷边书房@注解四书《论语》【383】恭宽信敏惠,行仁之要素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荷边书房@注解四书《论语》【383】恭宽信敏惠,行仁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