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遗失的DNA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篇严肃的科技学术类发现与探讨的文章,那么要么你是高估了我在此科研学术领域的专业性,要么就是高估了我脸皮的厚度。

       我一直以来对世界的认知都有一种这样的错觉,仿佛我的世界是有无数个碎片组成的,中间只有一个小小的内核,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经历的增加以及接受教育(学校教育与自我学习),使得不断习得的经验如雪片般的包裹着这个小小的内核,越滚越大。或遇到一个人,或进行一次偶然的谈话,或读到一个观点,或主动进入生活的经历。

       这种认知的增加又像是迷失的DNA片段,总是在时间的维度上随机的增加一片,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片段逐渐构成了越来越完整的DNA。我想这种比喻是最恰当不过了,我时常真切的有这种DNA组建的过程,读过的一本书与另一本书的某些观点就这么不谋而合,拼出更大的一个片段。这种体验是美好的,美妙的难以言喻。因为我知道这个DNA的名字就叫做“我”,而重组的过程叫做“寻找我”。

       虽然距离组成一个完整的DNA的时间还很长,但我至少意识到了这个重组过程的存在,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感受。最近在读李开复老师的《人工智能》其中提到了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叫做“绝对阈值”,即“能引起人们感知反应的最小刺激量”,用来形容人工智能被普通人认可的性能或效率,简单来说就是判断人工智能“有用”标准的这个临界点。对于寻找我的这件事来说,这种感受就是我的“绝对阈值”。

       有朋友感慨说他读书很多时候都有一种后知后觉的感受,即书中很多到道理的有用之处,他总是很久之后才会回反应过来,而当时并无感受。我觉得这是因为读书的时候你既有的经验里对书中讲述的道理没有共鸣,直到你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增加之后,有一天你的认知跟书中某部分引起了共鸣,这才是导致会后知后觉的原因。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读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我想这就是读者跟作者由于对于融入各自世界的能力不同而造成的“绝对阈值”的不同,而导致是否能产生共鸣的原因。也许这也正是没有理想的读者,也没有绝对理想的作者的原因。


找寻遗失的DNA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最近读的《人工智能》一书中作者提到一个概念:深度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即,无需先建造一个成人的,成熟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先建造一个5,6岁的小孩,通过深度学习来逐步走向成熟的人工智能。当然,我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探讨一个行业的发展,只是“深度学习”这个概念让我想到另一本书《优秀到不能被忽视》提到的一个概念“刻意学习”,当然安德森·艾利克森也有一本书叫《刻意练习》,我想说的是同一个概念。

       先来说说什么叫“深度学习”。(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解释这个概念,所以并不妄想这样的只言片语可以让大家理解,毕竟我不是在探讨一个专业术语,而是由此引发我的思考,所以我并不打算提及文中给出的晦涩难懂的学术概念)。所以在我的简单理解就是计算机通过远强于传统机器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更复杂的世界规律。

       再来说说什么叫“刻意练习”。大家大概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刻意练习与之有共通之处。首先我不去深究探讨该定律真实的版本究竟是什么,任何太过绝对的东西,可能都是值得商榷和推敲的。卓越和成功究竟有没有方法论,我想是很难有这么一个方法论可以保证到达彼岸的。因为我一直所秉持的观点是,任何一个结果的达成,原因都是多方面的。所有的内因外因加起来才能构成最终呈现的那个样子。我们能做的大概是最大程度的来控制内因,进而有可能带动和影响外因。那么方法是否可用的依据大概只能从大概率事件的方向来选择权衡了。

       所以这不是我在这里要探讨的东西,该定律背后传递出真实有用的信息大概是跟刻意练习是一致的。即对于一项技能的真正习得需要刻意的投入持续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往往这个突破“舒适区”进入“学习区”的过程是痛苦的,难以坚持的,但却是必要的。毕竟任何一种状态的改变都是让人感到不适的,而大概除了极小概率事件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成绩是可以只待在舒适区就可以轻松达到的。

       我在想如果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深度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那对于人类来说,是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刻意学习+大数据=人类智能。当然这里之所以用“人类智能”是为了与“人工智能”做以类比,实际的意思大概就是“卓越”之类的概念。(当然根据前文所说,我并没有企图提供一个方法论,因为就算我妄图这么做,于我来说也是不具备说服力的)。因为本身深度学习这个概念的原始模型就与人脑研究有关,所以这个大胆的脑洞也许是有些许根源和道理可循的。

       暂且不去考虑可能得到的结论,但这种联想和思考本身意义重大。也有可能我之所以没有得出结论是因为我在等待新的片段的加入,共同连接成更大的片段。每一个片段也像是携带着自我认知重要信息的拼图,每一步都使得真相的轮廓逐步显现。

       或许关于世间许多事件的真相的探寻,也正是如此。各方提供各自的“证据”与评论,在褒贬不一的争论中,如大浪淘沙般挑选并拼凑出客观真相应有的轮廓。正如柴静所说“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本来的面目”。

       探寻自我也好,寻找真相也罢,重要的是永远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来面对这个世界。聪明的人了解不能片面的看待事物或是自己,而更重要的是尽可能的努力寻找更多的证据以获得更多接近真相的可能性。于事物而言,努力寻找更多的证据,了解事物的多面性。于己则需要持续的学习,保持信息的更迭与沉淀。而不是止步不前,自怨自艾,只剩下对这个世界的失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找寻遗失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