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中台技术揭秘

周三晚上极客时间上线了一个小专栏《说透中台》,目前加入学习的同学已经快 10000 了,可见大家对中台战略的热情。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 InfoQ 对字节跳动的无线研发平台负责人吴思振的采访,一个很好的中台落地案例,读完这篇,你可能对中台会有个具象化的了解。 字节跳动为什么要搭建无线研发中台呢? 众所周知,字节跳动旗下有一个庞大的 App 矩阵,在 2017 年年末,字节跳动 iOS 基础技术组将开发环节中的各个阶段进抽象,开始建立起一个具有标准化开发、接入维护流程和辅助工具,实现一键集成、持续反馈和迭代的中台服务。 也就是无线研发中台。 它提供了从线下开发到 CI 测试再到线上管理的闭环、一站式研发平台。 无线研发平台从业务纬度划分包括组件平台、CI/CD、应用管理平台,并且规划整合预审平台、发布平台。 它针对业务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构建速度慢、代码准入复杂、测试回归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比如从业务开发角度看,通过增量构建、二进制调试、容器化、自动解耦等功能,解决了之前构建速度慢,调试周期长等问题。 而从 CI/CD 角度,字节跳动使用自研的分布式云编译专利方案,测试出包效率在业务无感知和改动情况下,提升了数倍。 以今日头条为例,提升了接近 700% 的编译速度。 有了这样的中台技术,字节跳动就可以快速构建各个领域的 App 应用,只要业务方向选好了,就可以加速迭代,快速增长,开发效率远远超过每个业务单元独立去做这些平台技术。 另外,中台也是需要突破和创新的,分布式云编译是字节跳动无线中台技术的核心技术,它为字节跳动 App 的高速开发提供了安全保障。 编译技术是来自于他们团队此前遇到的一个痛点,在大型业务中为了保证正常地发版,往往都是 QA 作为最后的验证。 所以 QA 每到一次验收日几乎都要等到半夜才下班。 究其原因主要是构建测试包速度太慢,在大型业务中构建一次测试包可能要花费几十分钟甚至是小时级的,因此针对这一痛点,他们才自研了编译方案,在业务无任何改动情况下,将单次打包时间缩短到了 3-5 分钟。 除此之外,吴思振还对大中型互联网公司合理使用中台技术给出了他的建议。 他认为,中台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技术架构与业务架构慢与贵的矛盾,进行业务「配速」而生,合理的中台技术必然是以解决当前的业务与技术矛盾为出发点的,因此在中台的实践中,不必一味的去效仿,需要根据当前的业务痛点以及技术架构进行实践,设计一套最符合自身需求的中台服务。 看完这些内容,你可能会对中台案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如果你或者你所在的企业正准备构建中台战略,推荐看看我们最新上架的《说透中台》。你会了解什么是中台,中台类型和本质。然后专栏作者会以一个虚拟的业务中台为例,从全局视野、战略规划、产品设计到开发运营,梳理出一套实现中台平滑落地的方法论,讲解具体的思路并推荐一些工具,带你从 0 到 1 建设中台,并帮助你提前避开中台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坑。 这个小专栏价格 39 元,优惠期 19.9 (不到一杯星巴克咖啡的钱),并且专栏内容已经全部交付,欢迎加入学习。 字节跳动中台技术揭秘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字节跳动中台技术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