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语言基础

数据定义:

        在标准SQL语句中,数据对象主要包括表、视图和索引。在Oracle数据库中,还有各种其他的数据对象,如触发器、游标、过程、程序包等。

        创、删、修:CREATE、DROP、ALTER

        标准SQL语句中,由于视图是基于表的虚表,索引是依附在基表上的,因此视图和索引均不提供修改视图和索引定义的操作。若用户想修改,则只能通过删除再创建的方法

CREATE:

1.创建表

       建立数据库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定义基表。

       格式:

              CREATE TABLE<表名>(<列名><数据类型>[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列名><数据类型>[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其中,<表名>是所要定义的基表的名字,它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属性(列)组成

       如果完整性约束条件仅涉及一个属性列,则约束条件既可以定义在列级也可定义在表级,如果该约束到该表的多个属性列,则必须定义在表级

2.创建视图

       视图就像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看到数据库中自己感兴趣的数据

       格式:

               CREATE VIEW<视图名>[(<列名>[,<列名>]...)]

               AS<子查询>

               [WITH CHECK OPTION]

       其中,子查询可以是不包含ORDER BY子句和DISTINCT短语的任意复杂的SELECT语句。WITH CHECK OPTION表示对视图进行UPDATE、INSERT和DELETE操作时,          要保证更新、插入或删除的行满足视图定义中的谓词条件(即子查询中的条件表达式)

       在输入组成视图的属性列名时,要么全部省略,要么全部指定,没有第3种选择

      下列三种情况必须明确指定组成视图的所有列名:

              1)目标列存在集函数或列表达式时,需要指定列名

              2)多表连接时存在几个同时列作为视图的字段,需要指定不同的列名

              3)某个列需要重命名

3.创建索引

      格式:

             CREATE[UNIQUE][CLUSTER]INDEX<索引名>

             ON<表名>(<列名>[<次序>][,<列名>[<次序>]]...);

      其中,UNIQUE选型表示此索引的每一个索引值不能重复,对应唯一的数据记录。CLUSTER选项表示要建立的索引是聚簇索引。<表名>是所要创建索引的基表的名称。索引可以建立在对应的一列或多列上,如果是多个列,各列名之间需要用逗号分隔。

       <次序>选项用于指定索引值的排列次序,ASC表示升序,DSESC表示降序,默认值是ASC

       提示:聚簇索引即指索引项的顺序与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相一致的索引组织

       由于聚簇索引是将索引和表记录放在一起存储,所以在一个基表上最多只能建立一个聚簇索引

DROP

       当某个数据对象不再被需要,可以将它删除,SQL语言用来删除数据对象的语句是DROP

1.删除表

       当某个基表不再需要时,可以用DROP TABLE语句删除它。

       格式:

               DROP TABLE<表名>

2.

你可能感兴趣的:(Ora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