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自带线程池

java从1.5开始,提供了自己的线程池。线程池就是线程的容器,每次只执行额定数量的线程。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 就是这样的线程池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corePoolSize 指的是保留的线程池大小。
maximumPoolSize 指的是线程池的最大大小。
keepAliveTime 指的是空闲线程结束的超时时间。
unit 是一个枚举,表示 keepAliveTime 的单位。
workQueue 表示存放任务的队列。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添加任务失败后的执行策略。

我们可以从线程池的工作过程中了解这些参数的意义。线程池的工作过程如下:

  1、线程池刚创建时,里面没有一个线程。任务队列是作为参数传进来的。不过,就算队列里面有任务,线程池也不会马上执行它们。

  2、当调用 execute() 方法添加一个任务时,线程池会做如下判断:

   a. 如果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小于 corePoolSize,那么马上创建线程运行这个任务;

   b. 如果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大于或等于 corePoolSize,那么将这个任务放入队列。

   c. 如果这时候队列满了,而且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小于 maximumPoolSize,那么还是要创建线程运行这个任务;

   d. 如果队列满了,而且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大于或等于 maximumPoolSize,那么线程池会抛出异常,告诉调用者“我不能再接受任务了”。

  3、当一个线程完成任务时,它会从队列中取下一个任务来执行。

4、当一个线程无事可做,超过一定的时间(keepAliveTime)时,线程池会判断,如果当前运行的线程数大于 corePoolSize,那么这个线程就被停掉。所以线程池的所有任务完成后,它最终会收缩到 corePoolSize 的大小。

   
    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表示拒绝任务并抛出异常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Policy:表示拒绝任务但不做任何动作

  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表示拒绝任务,并在调用者的线程中直接执行该任务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OldestPolicy:表示先丢弃任务队列中的第一个任务,然后把这个任务加进队列。

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3, 6, 1, TimeUnit.DAY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executor.setRejectedExecutionHandler(new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Policy());


1.核心线程(任务):我们定义的线程,即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类,是我们将要放到线程池中执行的类,如实例代码中的CountService类
2.工作线程:由线程池中创建的线程,是用来获得核心线程并执行核心线程的线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jdk,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