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节,我们为逝去的孩子们默哀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 报道:

        大量校舍垮塌导致的学生伤亡,成为5·12汶川8.0级大地震中最令人心痛的一幕。

   都江堰的向峨乡,在地震中死亡人数为439人,其中向峨中学死亡学生就达327名,占全乡3/4。而在绵竹市汉旺镇,汉旺幼儿园、汉旺小学、东方汽轮机 厂附属中学全部垮塌,遇难学生过千人。在东汽中学门口苦苦守候自己孩子遗体的一位家长悲伤而又麻木地说:“一个镇的一代人,就这么没了。”

  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如都江堰市聚源镇聚源中学、绵竹市五福镇富新二小等,周围的民房基本没有垮塌,学校却在瞬间震成瓦砾一片。

  本报记者从四川省教育厅独家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学生死亡4737人,伤者1.6万余人,在全四川67000死亡人口中,学生占到7%。

另来自《联合早报》网站: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5月22日通报说,截至5月21日下午4点,全省师生有6581人死亡,8810人受伤,1274人失踪,1107人被埋,四川受灾学校达1万3451所。……《重庆晨报》5月29日报道,北川中学高二8班全班53名同学,因为51人失踪或遇难,1人重伤而取消了班号。

摘自《财经》杂志:
       
       
汶川地震对学校等公益性建筑的损害程度,及学生死亡数字,官方的最新统计还停留在5月16日。当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公布,此次地震中,校舍已倒塌6898间。而这一数字,当时尚不包括北川、汶川等震中地区。

摘自 《亚洲时报》:
        北川县北川中学六至七层高的主教学楼塌陷,约1000名师生,除个别逃生外,大部分被掩埋在废墟下;除主教学楼外,其它两个教学楼和宿舍也有不同程度垮塌。

         都江堰新建小学的四层教学楼垮塌,除极少数学童逃生外,近300名师生被埋废墟中;该校平房里的一、二年级学生大都安然无恙。

        汶川县映秀镇映秀小学,400名学生加47名老师,只有百把个存活;面对家长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埋怨,校长谭国强沉默不语,以连续数天数夜的挖掘工作来掩盖自己的悲伤,他的妻子、母亲都被埋在不远处的废墟之下。

       汶川映秀幼儿园共有81个孩子,活下来的大约有30到40人。北川县曲山幼儿园600多名孩子几乎无人逃生。

学校建筑本应是最安全的,这些孩子本不该死的。他们的远去是成年人的责任。正如有良心的四川教育系统官员 林强先生所说:“学校倒塌是一个社会事件,全社会都有责任。但是教育系统的责任最大。我作为一个教育行政官员,应该有一份负罪感。……是一种自我救赎。我当时特别自责。作为教育行政官员,我固然没有直接责任,但在良心上,我对不起那个学生,对不起那个家长。……当然有天灾因素,但天灾并不必然导致悲剧,把悲剧推诿于天灾,在道德上是一种偷懒的做法。……就从这一刻起,我容不得任何对生命悲剧的推诿。面对那么多孩子的亡灵,面对那么多破碎的家庭,如果生命的价值还不能战胜官场潜规则,我们还要官官相护,还要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我们就太没有良心,就太无耻了。那我们就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做一个教育工作者了。……从一定意义上说,我是个罪人,我应该向那些冤死的孩子,向他们的亲人,向社会负荆请罪,应该向他们下跪……如果发生了那么大的悲剧,我们却一点反思都没有,一个说法都没有;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名誉和前程看得比孩子们的生命更重要,这样下去,怎么可能有心灵的提升和机制的重建?又怎么可能永绝后患?”



六一节,让我们默哀,心中念着网上流传的一首诗:

妈妈啊爸爸,孩儿要去天堂了
作者﹕佚名

妈妈我不哭,妈妈你别哭;
走向天堂的路,我,虽然害怕,但不孤单......
因为还有同学朋友与我相伴。

爸爸我不哭,爸爸你别哭;
走向天堂的路,我,虽非自愿,但不埋怨......
也许能唤来牢固的重建校园。

妈妈啊妈妈,在天堂我一定寂寞,
因为再也听不到你满含温情的叨念。
爸爸啊爸爸,在人间你一定寂寞,
因为你再也看不见我那顽皮的笑脸。

妈妈啊爸爸,孩儿在天堂知道努力学习;
天堂里上大学,我一定会攻读建筑,
造一座能抵抗十级地震的美丽校园,
让与我同行的同学永远免于垮塌的危险。

爸爸啊妈妈,天堂中读书学费好低,
就是每年清明为我烧的两遝纸钱,
你们再不用为孩儿学费发愁或外出打工。
今生孩儿没有报答养育之恩,
来世还想做你们的孩儿。

妈妈啊爸爸,亲人们的相貌永记心间,
先行一步我就要飞往天间。
我,无奈、无悔、无怨......
这是我离别短暂人间的最后遗言。

同时,我们也要大声声援林强先生的呼吁:
       
        我更希望张艺谋先生能够体察大地震造成的特殊的社会氛围,体察大地震对国民心理的巨大震撼,对他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做出相应调整。……奥运会开幕式应该隆重,但更应该素朴,更应该庄严,更应该体现我们民族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当前这个大背景下,一个没有悲悯元素的奥运会开幕式是很难想象的。当然不止是开幕式,北京奥运会的整个基调,现在都需要调整。我们伤痛,但我们坚忍不拔,这应该是调整的主要方向。……就从火炬手人选的调整开始。把担任火炬手和观摩奥运会开幕式的机会,尽可能让给抗震救灾的英雄代表、死难者亲属以及灾区人民代表,这更能彰显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让奥运火炬传递成为心灵和生命的接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教育,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