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P-BSCI 002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复习)

前面谈到,路由器依靠路由表来转发数据报文。那么路由表是如何产生的呢?
路由表的完善依靠两种方式:人为的以手工方式输入信息(静态获得);通过某种协议来自动的获取信息。(动态学习)

那么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弊端在哪里呢?
静态路由:很明显,既然是人为的手工输入信息,那么如果网络规模过大,需要的工作量很大。但是可以对路由表查询实施精确的控制;
动态路由:相比静态而言,它是由路由器动态学习获得,它节省了人力,但是对于任何程度而言,自动化的程度越高,它的可控程度就越差,不便于人为的干预。
具体该采用哪一种,依照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我们都会采用动态和静态结合的方式来完善路由表。

在CISCO路由器上,我们配置静态路由的语法:
在全局模式下
router(config)#ip route prefix mask {next-hop address|interface} [distance] [permanent]
prefix mask :我们要加入的远程网络的网络号及掩码
next-hop address:去往该远程网络的下一跳地址(用直连的下一站地址)
interface:去往远程网络的出口(用接口名)
distance:管理距离(指明去往该网络的某条路径的可信任程度)
permanent:路由条目永久保存在路由表中,即使路由器的接口down 掉了该条目也会被存于路由表中
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在点对点的链路中采用interface选项,否则采用next-hop选项

还有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默认路由
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next-hop address|interface} [distance] [permanent]
除了用0/0替换掉普通静态路由里的目标地址字段外,其他的无变化,这里的0/0代表的是所有网络,也就是该路由器所有的未知网络,均丛我们指定的接口或下一站出去

有些时候,我们觉得静态路由过于麻烦,而且一旦配置好后,如果发生了拓扑变化,我们又要更改,但是又不想使用动态路由,该怎么办呢?CISCO提供的ODR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它一般应用于hub-and-spoke网络中,采用CDP(CISCO发现协议)来动态的收集网络信息,它只需要配置在中心设备上。一条命令搞定
router(config)#router odr   但是所有路由器必须都开启CDP
它可以减少设备的工作负担,节省了人力,当拓扑发生改变时,不需要人为的再去干预,但是它只能运行在hub-and-spoke网络中,而且由于CDP是CISCO专用,也就是说,它对设备的要求比较苛刻。

转载 http://68kb.blog.163.com/blog/static/326849792007102114838303/,感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网络,Cisco,interface,路由器,d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