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VBV-------Video Buffering Verifier

          Video Buffer Verifier (VBV)是一个当输入码流遵从 MPEG标准时,既不会 上溢出,也不会下溢出的理论上的解码缓冲器模型。这样,既不会引起上溢出,也不会引起下溢出就是一个兼容(MPEG)的比特流定义的一部分。由MPEG传输根据这个模型所限定的解码缓冲行为的工程定义将在下面全面解释。不过,解码器并不一定必须要用到这些工程定义,可以依靠时钟标签(PTS,DTS)提供的冗余信息进行解码。更加详细的解释在缓冲同步和启动(参见http://www.zenith.com/sub_hdtv/mpeg_tutorial/bufsync.HTM)里面。
  VBV的操作与两个传送值相关:vbv_buffer_size_value和vbv_delay。vbv_buffer_size_value是缓冲区的最大值,vbv_delay是从存储一幅图像的开始码到开始解码一幅图像之间的延迟。vbv_buffer_size在每个序列头传送,vbv_delay则在每幅图像头处传送。注意序列头和vbv_buffer_size在节目正在处理时可能不可用。然而,解码器合适的操作可以从系统时钟和各种时钟标签中得到,有时可能还需要先验最大缓冲区大小。所以vbv_delay和vbv_buffer_size是冗余的。
  在 ATSC 标准A/53 附件A(ATSC standard A/53 Annex A)中,对缓冲区大小的限制是:
  maximum video buffer = B = 7995392 bits,
  which is specified by transmitting:
  vbv_buffer_size_value <= 488 (lower 10 bits of vbv_buffer_size)
  vbv_buffer_size_extension = 0 (upper 8 bits of vbv_buffer_size)
  where B = 16*1024*vbv_buffer_size.
  ATSC对vbv_delay的限制是
  vbv_delay <= 45000
  vbv_delay是16位的无符号整数,表示从将一幅图像的开始码送入缓存到移除并开始解码一幅图像之间的90kHz时钟周期数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video,存储,buffer,extension,de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