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研究之三:腾讯的危机——腾讯创新中心与搜狗实验室的内涵差别

腾讯创新中心成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创新中心推出了一些产品,也许大家现在正在使用,比如说QQ Video,QQ live,QQ医生,问问,滔滔,QQ书签,Q吧等,这些都出自QQ创新中心。 
       无独有偶,搜狐公司的搜狗(似乎有些狐朋狗友的味道)也有个实验室,从名字上看就很专业,做的也是很专业的事情,他们也推出了一些产品,也许大家也有用过,比如搜狗拼音输入法(前段时间炒得最火的事情,让Google大丢颜面的输入法词库抄袭事件,Google万万没想到搜狗输入法里竟然有搜狗指纹,搞得身败名裂,美其名曰中国化),搜狗搜索这两个过主要产品,这些属搜狗实验室荣誉出品。 
       无论是腾讯创新中心,还是搜狗实验室,抑或是百度即将建立的研发中心,思路都源自Google实验室。Google实验室推出了许多让人记忆深刻的产品,比如GMail(打破常规邮箱的桎梏,将搜索、即时通信嵌入邮箱,并且首推1G的容量,邀请注册等,这些无一不引发了古老的邮箱的新革命,能将邮箱做到这样伟大的只有Google了)、Google Earth(让每个国家都非常担心的产品,担心泄露军事机密,这么多的新闻报道,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这两个最热门的应用产品以及其他有关搜索的产品一起掀起了暴风骤雨般的浪潮,引领了互联网业界的革命。 
       实验室或创新中心的创立都是基于竞争的日趋激烈,而互联网发展日趋加快,技术进步及应用满足需求的加快,互联网公司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满足广大网民的生活、工作需要而设立的。他们的产品应该有着深深的新、尖、精、深的特点,应该能促使互联网技术或应用的进步。 
       腾讯和搜狗都设立了创新机构。 
       腾讯的创新中心或搜狗实验室虽然都在朝着Google实验室的荣誉进发,但他们走出来的路却有所不同。我们仔细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腾讯创新中心在其招聘页面上非常激动地写上了:“中国第一的互联网公司+以创新应用为主旨的精英小团队”,非常明确地看出来了,腾讯创新中心是以“创新应用为主旨”的职能部门。我们再看看他们的产品:QQ Video,QQ live,QQ医生,问问,滔滔,QQ书签,Q吧,还有尚未出来的新一代QQ(其实就是触摸屏技术,在商务手机上都可以见得到),其实也够多的了,经使用,发现,这些产品无一不是应用产品;再使用,发现,这些产品我们都曾见过,顿时我冷汗急冒。这叫创新产品吗?似乎文不对题啊。 
       我看出来了,腾讯创新中心原来是以应用为主旨的部门,并不以创新为主旨。如果究其根源,那么我给一个列表给大家来对比一下腾讯的产品吧(有些国外发源产品没有去详细考究)。 
       问问:百度知道 
       滔滔:饭否(国外鼻祖是 twitter ) 
       Q吧:猫扑 
       QQ live:PPLive 
       QQ video:土豆(国外鼻祖是Youtube,那个被Google以十几亿美元收购的公司) 
       QQ 书签:抓虾(国外鼻祖是Delicious) 
       QQ医生:360卫士(这得感谢周鸿祎,出面绞杀自己的3721,以前做流氓,现在做英雄) 
       这些产品我们怎么都觉得这么的熟悉呢?即使腾讯不推出创新中心,我们不也一样地在用这些吗?看样子这个创新中心真的是名存实亡,所谓的精英团队只恐怕是自我鼓吹了。难道那些产品换了个公司到了腾讯这就成了创新产品了吗?真的匪夷所思。那国外的那些创始鼻祖该怎么鼓吹自己呢?是不是该说自己的公司一些伟大的人士历史上伟大的创举呢?遗憾的是,国外从没有人这么鼓吹过自己,我不知道腾讯害羞不害羞:占据着国内几乎最好的资源,做着让人哭笑不得的所谓创新,还要自我标榜,而那些不过是人家做过的东西。腾讯真该扪心自问一下:你值得这么骄傲吗?骗小孩子没见过世面不成? 
       实在是对腾讯的创新中心很失望。明明是抄的,偏偏极力鼓吹称是精英团队的产品,看不出那些精英团队到底精英在哪个地方,腾讯的精英难道都是些这样的人?难道一个由十万用户变成百万用户的产品就可以称为创新了?用户多了数据多了能不能负载均衡那是一个大企业基本的技术,从没见过Google鼓吹自己的负载均衡技术非常伟大,而Google的负载却比腾讯大得多,而且是分布在全球的服务,还有数据异步通讯、同步的问题,腾讯这就觉得了不起了,那腾讯也真的太糊弄广大网民了。我们已经不知道腾讯的创新标准是什么了。腾讯再也不必鼓吹什么“有机会满足亿万网民的需要”这样的词语了,连我都觉得不好意思。 
       然而,必须说明的是,腾讯很聪明,否则,腾讯也不能成为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了。我举个例子。 
       腾讯虽然技术功底可能并不扎实,但做运营绝对是一流高手。大家其实都有印象网页的载入页面,实际上,每个网页载入时可能由于网速的差异,不能一下子就显示出来,因此很多网站都加入载入页面,以均衡用户的等待耐心。但腾讯聪明就聪明在这个地方,他将载入页面纳入赚钱计划,Q-zone打开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过场动画,腾讯利用这个动画来播放广告商的广告,或者为某某钻用户提供增值服务业务。 
       有谁这么做没有?可能有,但腾讯绝对是高手,这个过场动画非常巧妙而且不讨人厌,甚至非常得到小弟弟小妹妹们的欢心,你不得不佩服腾讯。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只要仔细看看腾讯赚钱的地方,就会发现,腾讯无一不是利用这些小细节而赚钱的,腾讯的确很懂得用户的心理。 
       腾讯的产品虽然都很普普通通,但拿来忽悠“三低”用户还是挺有效的,不仅让他们崇拜起腾讯来,还非常乐意去钻研这些细枝末节的技巧。你可以看到腾讯创新中心的留言板上,不少Q哥Q妹们在大发崇拜之词,在渴求加入腾讯的机会,让人觉得有些谄媚。 
       当然,作为运营来说,一个公司要赚钱,掌握这么多好技巧是必须的,只有赚钱腾讯才能发展。然而,归根结底的是,腾讯发展起来其实一直就是在依靠这些小伎俩。我们不得不承认腾讯依靠广大的QQ用户赚了很多钱,但我却不能承认腾讯今后若干年还能如此赚钱,照现在这样子发展下去,靠技巧发财的必然会在竞争中处于下风。 
       腾讯绝对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腾讯前几年超高速发展是因为中国互联网竞争的不成熟,尚没有谁能动得了谁,但现在呢?还是那样吗?不是。现在中国已有巨头型公司,他们的庞大不是谁轻易就动得了的,我们可以这样来打趣腾讯:去对付一些小兄弟还行,跟大哥搞一架恐怕还嫩了点。 
       你看腾讯拍拍当初踌躇满志的样子到现在低调地说还要5年耕耘;你看腾讯一直对游戏寄予厚望,现在不得不奉行低调原则,少说不说了;你看腾讯对搜索是多么的重视,当初在QQ客户端都配备了搜索说可以搜索聊天记录的,但现在基本上搜索也不见动静了;现在腾讯说得更多的已经是品牌了,大打QQ品牌,门户概念,提高广告收入等等。 
       为什么腾讯在前期屡屡迅猛发展,但后来却渐渐沉寂了呢?因为在腾讯迅猛发展的时候,还没有IM巨头,腾讯趁着机会实现了大发展,自己称为了巨头。但其他方面,其他公司也在各自的领域迅猛发展着,成为了各自领域的巨头。拍拍之所以发展滞缓,不像QQ用户那样几何级增长,是因为前面有淘宝这个实力健将;游戏之所以发展充满阴影,是因为盛大绝对不是可以掉以轻心的,绝对不是靠着用户就能将其拉倒的;搜索还必须借助Google是因为百度也绝对不好欺负。对付这些老大哥,能像当初那样对付UC吗?现在的竞争已经不是靠更换界面、靠小修小补就可以取胜的了,竞争上升到实力竞争阶段,不是说把拍拍免费5年用户就会蜂拥而来的阶段了。 
       所以,腾讯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处于一种越来越狭窄的状态,发展的前途越来越限制于有限的范围内,营收范围越来越缩窄在IM增值领域,而支出却越来越广泛地分布于电子商务、游戏、搜索等各个领域。 
       所以腾讯创立了创新中心,所以腾讯寄希望于摆脱这样的尴尬局面。然而腾讯创新中心让所有人失望了,有这种感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仅是抄袭的问题,而是张朝阳这个老顽童的搜狗实验室的存在,让大家有了直接对比,这样鲜明的对比应该会让腾讯很觉得不是滋味。 
       搜狗实验室出品了一款对互联网用户绝对非常有影响的新产品——搜狗拼音输入法。我对此输入法给予极高的评价,我想,这应该是中国互联网业界推出的第一款带有自己创新而不是模仿国外的产品了。搜狗拼音输入法开创了搜索引擎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先河,并革命性地提高了拼音输入汉字的速度,极大提高了输入的准确性,实在是为广大网民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还有搜狗搜索引擎,同样有着非常大的创新,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虽然现在搜狗还没达到一定的营收高度,但技术领先性已经逐渐显露出来,这些都为搜狗未来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向颇受舆论非议的搜狐终于开始了实现了新的战略思想:技术和产品驱动。而这些贡献,都来自搜狗实验室,来自张朝阳的对技术的坚持。 
       搜狐此前一定程度上显得有些落寞了,品牌收入的接连下滑,门户整合效应未见成效,流量不断下降,业界对其一致地不看好已经雪上加霜地加剧了其孤单的痛苦。搜狐做营收可能确实是比不过腾讯,张朝阳麻省理工博士的背景可能更深谙技术一些,对营收的敏感程度可能是要低于身处深圳这样高度活跃的加工贸易城市的腾讯马化腾。 
       但从这搜狐坚持对搜狗实验室的投入和搜狗实验室的产品来看,搜狐会收获他所付出的坚实努力的。 
       一款产品是否会满足亿万网民的需要,不是说腾讯有几亿的用户,你就满足了他们的需要,这是空想,这是腾讯的一厢情愿,未见得腾讯推出一项服务,QQ用户就会买你这项服务的账,拍拍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而搜狗拼音输入法却真的是一项满足亿万网民需要的产品,即使我这个平常几乎都不看搜狐的网民都在用着搜狗拼音输入法。搜狐没有像腾讯那样大言不惭说:“满足亿万网民的需要。” 
       腾讯创新中心与搜狗实验室的内涵差别实在太大!应该说,搜狗实验室是真的在做创新,而腾讯创新中心却在做伪创新;搜狗实验室以详尽的实验数据说明着他所做的一切,而腾讯创新中心以富有鼓动性的话语在跟大家说满足亿万网民的需要;搜狗对互联网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腾讯创新中心越来越受人指责,已经达到了不抄国外抄国内的地步了(滔滔与饭否);腾讯越来越有作秀的嫌疑,越来越让人觉得他的空洞,而搜狐之前虽然作秀频频,但现在却是实实在在地在展现实力了。 
       搜狐为战略发展而创新,为创新而研究;而腾讯不知为啥创新,为创新而抄袭(这能否叫得上创新还值得商榷,不用说我曾经负责的“搜果网”应该是比腾讯问问更好的创新产品了,“东方护照”那更应该是伟大的创造性产品了,说这话,我都觉得寒意十足,腾讯却大言不惭,且大张旗鼓),这便是质的差别,这多少可以决定未来的竞争格局。 
       如果腾讯照这样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会爆发出严重的危机,不仅是现在的与各大巨头的交战,更重要的是没有为未来的发展进行战略布局,而是走一步算一步,这样的腾讯非常危险。 
       易趣曾经占有中国C2C交易60%多的份额,但到现在仅剩下可怜的5%的份额了,连拍拍都比不上了,再辉煌也不可避免被对手打下去。我希望腾讯能好好发展好,希望腾讯能看清自己当前的迷局,不要自视甚高,不要自我陶醉——那些不够格的产品,显得腾讯很幼稚,最好不要摆出来,如果没有好产品,那最好不要说腾讯有所谓的精英团队的创新中心。 
       真正把创新中心真正当自己的战略前沿来对待,这才是竞争之道。

原文:http://user.qzone.qq.com/15742600

你可能感兴趣的:(腾讯研究之三:腾讯的危机——腾讯创新中心与搜狗实验室的内涵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