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跳槽攻略--下篇

⾛完分享的最后⼀公⾥

毫⽆疑问,程序员是⾮常愿意分享的群体,正是这样才有了数不尽的开源软件,我现在正
在使⽤的GitBook就是其中之⼀。
但是很多程序员在分享这件事上虎头蛇尾。我们分享的⺫的,是让别⼈能够理解、重⽤我
们的劳动成果。如果我们只是将代码直接push到GitHub上,其实是达不到分享的⺫的
的。
我们⾛过了程序开发这千⾥⻓征,我们⼀定要坚持⾛完分享这最后⼀公⾥。为⾃⼰的项⺫
写概要说明⽂档,为新⼿⽤户写Quick start,将项⺫提交到各个技术资讯站,为感兴趣的
同学提供讨论和交流的场所。
充分的交流不但会让你的影响⼒扩⼤,更会聚集各种有意思的想法,往往让你喜出望外,
获得新的启⽰。

渠道

下边给⼀些常⻅的渠道,如果是技术⽂章:
⾸先可以发布到你⾃⼰的技术博客
然后同步到微博(可以⽤ifttt)
如果反响不错,可以再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给订阅读者
提交到 startup news 和 cdsn的极客头条
针对⽂章的受欢迎程度,我们还可以进⾏⼆次加⼯
根据⽂章内容制作PPT,通过slideshare和微盘分享
定期精选系列⽂章,更新到最新后整理成PDF,通过微盘分享
对于特别受欢迎的教程类⽂章,可以做screencast,通过在线教育⺴站(⽐如优才
⺴、慕课⺴等)进⾏传播
如果是开源项⺫,当然就是GitHub了。

开始你的开源项⺫

开源项⺫在技术求职中是⼤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要⾯试的公司正在使⽤你写的开源代
码,你会有⾮常⾼的加分;即使不是那么有名的开源项⺫也可以让⾯试官很清晰的了解你
的编码⻛格、架构能⼒,从⽽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试笔试时间。所以现在就开始你的开源
项⺫吧。

通过开源项⺫转型

经常有候选⼈和我说,我很喜欢XXX语⾔,但是在公司没有机会做,所以我想跳槽到⼀家
使⽤XXX的知名公司进⾏学习。
这种想法的愿景不错,但往往很难实现。因为从招聘⽅来讲,它不是做免费教育的,它是
⼀家商业公司,所以它总是去招性价⽐最好的⼈选。
除⾮你之前的⼯作经验能很好的移植到新的领域,否则为什么不直接找⼀个应届⽣来培养
呢?他们处于职业的成⻓期,对于薪资不敏感,⼜有更充沛的学习精⼒。
所以如果你想转型,做⼀个开源项⺫是⾮常有帮助的。它让你在新领域的经历不是⼀⽚空
⽩,也向招聘⽅证明了你对这个领域的真实兴趣。反过来,如果你对招聘⽅说你对⼀个语
⾔「⾮常感兴趣」了好⼏年,却从来没有⽤它写过⼀个项⺫,很可能被贴上光说不练的标

开源项⺫不是遥不可及的

并不是⼀定做出WordPress这样的项⺫才⾏,其实很多有名的开源项⺫不过是⼀些细节上
的改进,⽐如iScroll这个项⺫,它其实只是处理滚动条的⼩Tip⽽已,技术上没特别的难
度,代码量也不⼤,但由于⼤家都不想在这种细节上花太多时间,反⽽让iScroll⼤规模流
⾏,最后苹果和微软甚⾄雇佣过它的作者做兼职。
所以开始⼀个开源项⺫其实很简单,找⼀些⾃⼰在做项⺫时遇到的费事费时的⼩细节做
好,然后开源就可以了。
举个例⼦。⽐如我们在做图⽚列表的时候,如果图⽚⾼度不同,我们就要截图,很容易把
脸给截没了。但其实JS版的⼈脸识别库已经在github上开源了,那我们就可以做⼀个可以
识别⼈脸的智能截取⼀定⾼度的图⽚的jQuery插件,先给⾃⼰⽤,再开源给其他⼈。
随着⽤户的增加,我们会添加对不同版本浏览器的⽀持,添加对⼿机的⽀持。这样⽤的⼈
就越来越多,他们会帮我们⼝⼝相传,最后我们就有了⼀个很不错的开源项⺫了。

⽐起技术能⼒,更多的是「来⾃于真实的需求」以及「持续更新的毅⼒」,这就是做好开
源项⺫的秘诀。

提升架构能⼒

架构能⼒和写作⼀样,不是能⼀蹴⽽就的东⻄。这⾥只是在理念上和⼤家分享下。
在我看来,软件本质上是⼀种能⼒,是封装好的、可⾼速、廉价、重复执⾏的能⼒。
我读过很多关于架构的书,也写过数百个⼤⼤⼩⼩的项⺫,⼀路实践下来,个⼈觉得最重
要有两个原则,DRY和正交性。

DRY

DRY是Don't Repeat Yourself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不做重复事」。
这正是⼀个逼近软件本质的原则,它指导我们把经常使⽤的功能抽象成库,把重复出现的
代码重构为可重⽤的框架模块。如果你⽤DRY来要求⾃⼰,很快你就会发现⾃⼰抽象和架
构能⼒的飙升。

半⾃动化

但是我们活在现实世界,所以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给⾃动化了,有⼈类尤其是⼥⼈
参与的活动,往往会毫⽆规律可循。
但我们不能放弃,不要⼆元思维,除了⼿动和⾃动,我们还可以半⾃动化——让机器做完
所有繁杂的常规操作,⼈类来处理需要智慧的那⼀点点⼯作就好,这也能极⼤的提升⼯作
效率。

正交性

正交性的意思是,功能和功能之间应该尽可能不互相干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控
制每个部分的⾏为。所以功能之间的依赖尽可能少,如果有,规则⼀定要明确,不要试图
去做⼀些⾃作聪明的事情。

操作篇

简历的本质

在写简历之前,我们必须清楚的了解⼀件事情,那就是简历是什么?
它不是⼈⽣履历,不是项⺫清单,也不是技能⼤放送。
简历的存在只有⼀个⺫的 —— 帮你约到⾯试。只要能达到这个⺫的,简历可以是⼀段视
频,⼀个开源项⺫,⼀张照⽚,甚⾄是⼀⾏字,⽐如:
I wrote python
当然,绝⼤部分简历的形式,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是⼀篇⽂章。即使你通过其他⽅式获得
了⾯试,当你⼊职的时候,还是要有这么⼀份纸质简历的,所以不要想着偷懒。

⼈脉:最优途径

在求职过程中,信任是⾮常重要的,原本冗⻓复杂的⼈才筛选和鉴定流程,因为信任,可
以简单。所以⼈脉推荐是最好的求职渠道,没有之⼀。
如果你要换⼯作,第⼀时间是找了解你的朋友,问问他们公司有没有好的机会。可以发短
信打电话,也可以发邮件。如果你在⼤公司待过,离职员⼯群是⼀个机会⾮常多的地⽅。
尽量不要找不认识你的⼈做推荐,这样没有背书,和后边要讲的直投效果相当。

猎头:求职中的隐私保护

其实相对于招聘⺴站来讲,猎头的服务要好很多:有专⼈和你联系,帮你约⾯试,提供的
职位也⽐较好。
但是这两年由于⼤量⼩型猎头公司涌⼊,猎头这个渠道已经变得很乱了。
⽐如卖简历,当你把简历给了⼀个猎头,就等于把简历给了全天下的猎头。我⾃从2013年
把简历给了⼀个猎头,平均每周两个猎头电话,持续⾄今。
再⽐如骗简历,就是其实这个猎头并没有为某⼤公司招聘,但它假装是,给你开出各种条
件,当你把简历发给它以后,就没有然后了。
很多猎头公司都靠上边两种⽅式来扩充⾃⼰的⼈才库。在这个⾏业⾥边,违规⾏为被当做
⽇常,候选⼈的隐私完全得不到保障。这也是为什么⼀般猎头都是有着外国名字的中国
⼈,他们不希望或者不敢让你知道它是谁。
所以如果你万不得已要⽤猎头,给你提供两个建议。

使⽤⼩号
使⽤来电拦截⼯具

常规渠道

如果前边的渠道对于你来说不好⽤,那么就使⽤常规渠道吧。
第⼀⾸选是企业本⾝的官⺴,然后是技术社区的招聘版,最后是招聘⺴站。下边是⽤得⽐
较多的⼀些⺴站:
技术社区的招聘版
V2ex http://v2ex.com/go/jobs
ChinaUnix http://bbs.chinaunix.net/forum-32-1.html
OSchina http://www.oschina.net/job
ThinkPHP http://www.thinkphp.cn/topic/job.html
前端乱炖 http://www.html-js.com/job
⾏业招聘⺴站
内推⺴ http://neitui.com
拉勾⺴ http://lagou.com

直投:绕过HR

直投类招聘网站

⾯试准备

知识补全计划

遍历简历知识点

⾯试时,很多问题都由简历引申出来,所以⾸先将你⾃⼰简历中提到的所有知识点进⾏复
习,思考可能遇到的问题。
⾯试是对知识的⼀种测试,⽽我们⽇常⼯作是对知识的消费和积累,它们的侧重点不同。
所以不要以为你天天在⽤的东⻄就不需要去复习了,要记得在概念和常识层⾯去复习它。

技能树

image

常⻅⾯试问题

先说⼀个⼩技巧,在和⾯试官沟通时,如果提到对⽅公司,尽量⽤咱们XXX,少⽤你们
XXX。这样可以提升亲切感,在讨论⽐较尖锐的问题时,更像是内部的探讨,⽽不是外部
的指责。
当然,你要注意下语境,你可以说我想知道下咱们新浪是如何处理Feed流的,但不要说
咱⽼婆今天⼏点回来……

为什么要离职?

不要说上⼀家公司的坏话,⽽要说现在这家公司的好话。两个原因,⼀是你现在如何吐槽
上⼀家公司,将来也可能如何吐槽未来这家公司;⼆是要谨记我们提过的因为「未来更
好」⽽跳槽的原则,这会让⾯试官感受到你是积极向上的。

遇到过的最⼤的挑战以及解决的办法?

这是试图了解候选⼈在压⼒情况下的表现,你可以挑⼀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情景来回答,突
出⾃⼰⾯临压⼒时,如何冷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定⾮要讲难度最⼤的,你可
以说「以前的挑战太多,记不太清了,讲⼀个最近发⽣的事情吧」,从⽽将问题降级。

你希望三年后,成为⼀个什么样的⼈?

这是对你职业规划的考察,看是否和招聘⽅能给你的空间匹配。在回答中应该强调成⻓性
和稳定性。

你还有什么要问我们的?

反向提问⼀般会在⾯试结束时出现,可以相对随意的问⼀些你关⼼的问题,但最好问⼀个
带有「兴趣指标」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为表明你对这家公司的兴趣的,没有⼈会反感候选⼈对⾃⼰的产品好
奇,尤其是创业公司(PS:不要对产品细节挑刺,等⼊职以后再挑)。
⽐如你到新浪云去⾯试,你可以问问新浪云的代码存储是否有排重,按什么规则排重的;
沙箱是如何做安全防护的之类。
⽐如你到JobDeer来⾯试,,你可以问问我们是如何做周边,不,是如何挑选⼈才的,如
何保证⼈选那么受招聘⽅欢迎。

知⼰知彼

准时和礼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程序员跳槽攻略--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