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半部《论语》如何治天下(18)?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杞:杞国,夏禹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杞县。

宋:宋国,商汤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

文献:与今天的“文献”一词只指历史事件有所不同。“文” 相当于今天“文献”的概念,“献”即“贤”,指通晓历史的 贤才。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 (1)禘: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2)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3)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注释】 (1)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2)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

这里是说: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期待下篇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半部《论语》如何治天下(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