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辈当自强

已过而立之年的侄儿,春节期间被父亲吼了几声,不吃不喝地睡了三天三夜,这份“进行对话”的差事落在她头上,没有想到又一次拓展了她对青年一代的认知边界。

故事的起因是孩子他爹对他三十有二的儿子不愿意相亲一事心有怨气,假期儿子不分昼夜地打英雄联盟游戏是个导火索,凌晨二点他还在打游戏,父亲微信他赶紧睡吧!不回答,三点仍然在打,父亲又短信,你想干什么?这个时间没有一点自我管理能力,早上了。还是不回答,继续打。四点,孩他爹忍无可忍,起床下楼朝他吼了几句,她侄子哭了,接下来几乎不吃不喝长达七十小时。

第四十小时没有进食时,她娘已经急得很焦虑不安了,已经与他苦口破心展开了单边聊,因为他永远沉默不语,说到父母年迈体弱多病这个点,他也是汪汪眼泪。他心理其实也是装着父母亲的。既然也心疼父母亲,为什么一个短信息也不回呢?明明知道这些行为会令人生气,仍然我行我素,不顾家长任何感受。 游戏的力量可以把一个当初相当自律的学霸变成一个无所顾忌的游戏魔王。“英雄联盟”竟然改变了人的性格。对于正常的未来家庭生活却充满了恐惧。因此拒绝去了解和接受异性。一位什么道理他都懂得的高才生,他也为自己的行为不满,从与侄子对话和观察中,发现了他其实自身认同感特别不好。游戏瘾大,自己把持不住,长期不运动,超重多。没有自信心。

这几天的朋友圈,都在吐槽国足输给越南队。说一群亿万富翁领上几个千万富翁组团在球场上拼博,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可能的结果。

她侄子的这个案例实际上就是他现在的日子太舒服,没有任何理由再积极思变。拼命去做这个状态的改变的念头也不強烈。

孩子对自己惩罚是不认可自己的表现。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是非暴力沟通里读到的描述。

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孩子必须要有阅读,训练对话等学习的过程才可能改善。

这是现实版的《一个人的朝圣》的主人公哈罗德一样的人,在百无聊赖、茫然无措中机械地活着,打发着太多的工作以外时间。似乎,生命中的美好已苍白无力,对未来没有了的热情。

这是她没有想到碰到的问题。每个时代的人,面临的考题真是太不是一样。

总而言之,侄辈当自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侄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