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邪﹌干燥也是外邪

课程总结:第六节

一.含义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二.性质

1.秋之主气

2.干燥

三.致病特点

1.病机

伤津

(短时间内大量伤津才会耗气,若伤津量少,不足以耗气)

2.症状

表现出各种干燥症状

3.病位

体表-皮毛干枯,皮肤干燥,脱屑瘙痒

肺-干咳无痰

胃-胃中津液受损,饥不欲食

大肠-大肠津液亏虚-肠燥便秘

第六节课后思考题:

燥邪有阴阳的区分吗?

燥邪有阴阳之分,有凉燥和温燥的区别。两者主要区别: 感受气候不同。外感西风多为凉燥,久旱无雨,秋阳暴烈,多为温燥。 主要症候区别:凉燥无汗,温燥少汗;凉燥恶寒重,温燥恶寒轻;温燥口渴甚,凉燥不甚渴。

2、燥邪是秋季特有的邪气吗?

依然不是,虽然这个邪气的争议比较大,但我们仍然认为当气候变化发生异常,如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同时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之时,六气变成六淫,侵犯人体发生疾病。

3、秋天的头发出油多,发梢干枯的原因?

这是血热风燥的表现。

4、胃火亢盛与胃阴亏虚怎么样鉴别?

胃火亢盛表现为明显的消食易饥,渴喜冷饮,舌苔黄厚,胃阴不足表现为饥不欲食,渴而饮少,舌苔为光剥苔或无苔。

第六节  知识点梳理

什么是咳嗽?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咳嗽不能单纯止咳镇咳,以防"闭门留寇"煮梨治咳嗽注意:1.针对燥咳有效2.去除梨核

2、燥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燥邪伤人多见于气候干燥的秋季,故又称秋燥。燥邪多伤津。(短时间内大量伤津才会耗气,若伤津量少,不足以耗气)

3、燥邪致病的临床症有哪些?

燥邪多从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卫开始。燥邪致病干燥且易伤津液,表现为体表肌肤和体内脏腑缺乏津液,干枯不润的症状,如口鼻干燥、皮肤干燥皱裂等。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外感燥邪,最易伤肺,而致干咳少痰、口鼻干燥。

4、为什么秋天多燥邪?

在夏秋的交替季节,很多人尚未从夏季炎热潮湿的天气中适应过来,饮食也没有调整过来,就很容易出现“燥”的症状,另一方面,还得从气象学的角度来分析。夏秋两季影响天气的系统不一样:夏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秋天, “盘踞”上空的则是大陆高压。夏天,降水相对充沛,盛行偏南风,偏南风将南部海域的湿空气带入我国,所以湿度往往较大。秋天,冷空气活跃起来,吹的多是偏北风,从北方过来的风通常更干,所以越吹越干,人们会感觉燥。

5、温燥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干咳少痰,皮肤及鼻咽干燥,口渴,心烦,尿黄短,舌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象浮数。

6、凉燥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口干,鼻咽干燥,咳嗽痰稀,口不甚渴,舌苔薄白而干,脉象弦涩。

你可能感兴趣的:(燥邪﹌干燥也是外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