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时候学习孔子的这句话,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得不是很透彻。在若干年之后,经历得多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小时候以为成年人的世界里就是完全正确的世界,对大人的话很是听从。越长大越发现,大人的世界里也有错误。

学习如果不思考,就不能判断是否学到真正的东西。有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有的东西可能是错误的,就需要我们过滤掉。这个过程就要求我们要去思考。

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的东西,即便是教科书上的的需求,也是人写的,也有错误。无论学什么,接触什么都要有自己的思考,才能转化总结为自己的东西。

我们生活中所见所闻,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经过自己思考,自己去实践,才会有所获得。

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思考而不去接触新事物也不行。有外界的输入,有自己的思考,将外界的东西过滤转化,最后成为自己的东西。

一个没有自己主见的人就会被欺负,因为他连自己尊重自己的意愿都做不到,怎么要求别人尊重他呢?一个太听话没有主见的人又怎么会快乐呢?

做什么事都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多思考,敢于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小时候被教育要多读书。那时候却不太明白读书的作用。读书确实是把人分层次的好东西,而读书本身没有多大的用处。毕业了这么久,所学的东西只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用处真的不大。

读书是找工作的门槛,把人分层次的手段,是穷人进入上流社会的一条路。读书是要读的,但不是死读书。很多读书以外的能力,不去培养。出来以后发现除了考试什么也不会,工作中就会处处碰壁。

小时候读书被教育要努力,后来发现效率比努力更加重要,专注认真,保持高效率,既学到了东西,又有时间去玩。不仅读书如此,工作如此,生活也是如此。而整天趴在书桌前的人既学不好也玩不好,很多事情不是单单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

很多东西经历过后,自己去多加思考,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个会思考的人,才能成长为一个有主见的人。才能脱离父母,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学会思考是成熟的必经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