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本书——《文字传奇》

以前读完一本书,读就读了,除了在心里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之外,在电子书上留下记录之外,那些深藏在心中的认识躲在潜意识里,不轻易显露出来。自己又是一个懒惰到低到尘埃里的姿态。如果不曾通过进一步书写表达,渐渐模糊,最终都会飘逝而去吧。

今天读完了新年的第一本书——《文字传奇》。题目很大,它的副标题更为贴切些——十一堂法国现代经典文学课。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袁筱一教授。第一课从绪论开始,讲解法国现代经典。陆陆续续讲萨特、波伏娃、加缪、杜拉斯、罗兰•巴特、萨冈、阿兰•罗布-格里耶、勒克莱齐奥、米兰•昆德拉等法国文学创作的大咖。对于我来说,像是在导游的引领下一路观赏美景。可能是有些书没有看过,有的作家了解得并不多,因此,总有些走马观花般如风掠过的姿态。很美好,也有些美中不足。但是,这是我自己的原因。也像是一个理由,能够在飘过之后更加坚定自己的追寻。对作家感兴趣,对作家的理念感兴趣,不如说自己对文学的理论更感兴趣,好奇于文字的表达过程。

手中囤了一堆指导写作方面的书,也确实很需要立刻去读,然而在外围转来转去,还没有着手。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态。也许,没有功利性竟然也会变成阻碍还是太过功利性索求失之于贪婪?或者是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练习,无法开悟?

写作对于勒克莱齐奥来说,既非逃避之地——逃避个人的、情感性的深深地悲哀——亦非试验之地,而是一砖一瓦的构建之地,是给人以梦想、以希望的建构之地。

原本这句话是从书中摘出来,想好好摩拜一下。但是突然觉得不是那样的味道。作家绝对不是把写作当做一种逃避。因为逃避必然把写作引入曲径,最终走投无路。越是写作,越是想走进生活,走近人。实验是一定会有的。对表达的探究永无止境。表达的形式也在对内对外的探索中日臻完美。写作给人希望吗?不,写作不刻意把希望展现给读者,而是把比希望更加现实的思想提供给读者。

“后来他曾经简单地描述过对写作的根本看法,他说,作家要做的就是,到乡村去,就像一个业余画家,带上纸和笔,选择一块没有人的地方,嵌在群山间的山谷,坐在岩石上,久久看着周围,看好之后,就拿起纸笔,用词语把所看见的一切描绘出来。”勒克莱齐奥自己的对写作的表述清晰准确,我们是不是有所误解呢?

不算是书评,只是对自己阅读过程一次不成功的记录。阅读收获是为我打开了法国当代文学的大门,启蒙我关注“新小说”。让我对自己手中暑假从华中师大旧书摊上买来的一本《法国文学史教程》更加感兴趣。“开卷有益”,哪怕是自己即将忘记的内容,总是留下一些美好印迹。

旅行常在,生活在这里,灵魂在别处,感谢每一次遇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年第一本书——《文字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