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7001 高阶架构 之 信息安全目标规划与实现

---写在前面的话---

        管理体系的八大原则之一是“全员参与”,强调共同完成管理体系目标。这里的信息安全目标由组织定义并不能由信息安全团队所定义,或者说至少不能全部由信息安全团队定义。 ISO/IEC 27001的描述“相关职能”都应当设立信息安全目标并为之投入资源,但大多数现实情况下“相关智能和层次”却好像只包含信息安全团队,信息安全团队不能独立完成目标,沟通协作才是主旋律。但是,当信息安全团队目标与其他团队目标不同向,如何去规划目标并实现它?标准里没写。

---6.2 信息安全目标和规划实现 标准条款---

        组织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信息安全目标。
        信息安全目标应:
        a)与信息安全方针保持一致;
        b)可测量(如可行);
        c)考虑适用的信息安全要求以及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置结果;
        d)被传达;
        e)适当时进行更新。
        组织应保留关于信息安全目标的文件记录信息。
        当规划如何实现其信息安全目标时,组织应确定:
        f)要做什么;
        g)需要什么资源;
        b)由谁负责;
        d)什么时候完成;
        e)如何评价结果。

浅谈一下在组织内实现信息安全目标的最大阻碍:资源的错配。

a)领导期望与目标的错配

领导期望很大程度上代表信息安全方针,如果方针是“适度安全”,那么信息安全目标就不能是“安全要做xx行业第一”,华为的方针是“安全第一”、所以就能做到通信领域的安全第一。

b)结果与目标的错配

有些信息安全管理者错把结果当目标,导致无法衡量目标对组织的实际作用。

“信息安全团队漏洞扫描覆盖公司所有的外网资产”这是结果还是目标?是目标的话,只追求广度吗?覆盖之后呢?怎么评价漏洞检出率?只顾扫描的广度不顾漏洞的检出,这个目标对公司实际的外网风险降低有用吗?

为了达到“有效降低公司外网风险”这个目标,需要“信息安全团队漏洞扫描覆盖公司所有的外网资产”以及需要“提升漏洞扫描引擎的POC精度并减少误报、漏报率”这两个预期结果。

谁也不能保证预期结果的完全实现,但实现部分的结果也可以能达成“有效降低公司外网风险”这个目标。

c)需求的错配

任何目标都有原始的驱动力,到底是合规驱动还是风险驱动,两者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不要搞反了。

合规的红线需求是刚性的,基本上没人会反对,但最好用风险进行粉饰否则太不近人情。

风险的需求是妥协的艺术,只要需求能响应并且起到作用就好,用合规进行包装会增加成功率。

4、沟通目标的错配

让合适的人得到合适的信息,让做事的人讨论方案,让指挥做事的人知道风险的影响。

不能跟做事的人说风险,不要和指挥做事的人说方案,事倍功半。

5、理想与现实的错配

任何目标,只要资源到位,都能完成;但问题是,信息安全目标的资源永远不足,甚至稀缺。

资源不达预期怎么办?那就先做起来,信息安全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充分规划现有的资源,采用阶段性,循序渐进的逼近目标,“事缓则圆”这是 ISO系列管理体系所推崇的PDCA方法论,大环套小环,螺旋上升。信息安全管理者需要从一开始就对人、财、技术、时间有清晰的认识,在执行中不断调整预期结果,不断统筹资源。

当然,资源不达预期可以先做起来,但没有资源不要盲目开始,风险很多、问题也很多,不要去做没有一点希望的事情。

---写在后面的话---

标准要求组织设立信息安全目标并用文件记录,其实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司管理层对于信息安全的期待,对于信息安全管理来说就是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安全,安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