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带班》P135-159页读后思

第六章主要讲的是抓常态课的方法和策略,对于一线老师来说,常态课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常态课呢?就是除了上公开课以外,每天一节课一节课的日常教学就属于常态课的教学。

真正要提升学习质量,做好实践研究,最关键的应是认真对待日常的常态课。对于常态课,我们不可能像公开课那样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备课,反复的试教磨课,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常态课的效率呢?

书中给出了六个建议值得我们采用。第一点就是教材要看个仔细,首先教师一定要读教材,尤其是每一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题,为什么要练,读懂他然后在课堂上落实。除了读课后的练习题外,还要重视单元练习,带着学生分析单元练习的题型,研究练习题的设计,就可以很好地把握命题的方向。第二点是要读懂教参,捏住要害。教参是一定要读的,很多老师喜欢借用外面的参考资料,也就是教案和教学设计来备课,很少花心思去读教参,我认为这个是不正确的。教参上面有教学要求、教学说明、教学建议和参考资料,我们要读教学要求,知道每个内容在教学中要达到什么目标,教学中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教学说明要仔细的看,弄清楚重要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的点和考点;实际的教学步骤不一定会按教学建议来,但是教学建议会给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思路,是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有利于拓展我们的视野。第三个点,就是考题要紧跟时代脉搏,这里提到常态课是决定学生考试成绩的重要因素。有一位老师就是因为建立了考试的题库,研究了考试的类型,从而更好地去指导他的常态课落实。第四点他提到,题库要众人拾柴,就是不要所有的事情都一个人干,可以同年级建立共同的题库,分工合作。最后他提到常态课要脚踏实地,脚踏实地就是不要在于过多的花样和形式,而在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落地。他从常态课的基本教学内容、基本环节、基本特征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常态课的基本内容可以是讲课后习题,教参考点,练习册内容,统考题型等等;常态课的环节可以分为复习,新手训练;他的基本特征,一定是包含了学生的听读写诗等环节。在常态课上,他对板书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就是板书要多写少擦,要干净整洁,同时,他认为学生也应该要抄写板书。

在这一章的内容中,告诉我们要重视常态课的教学,从心理上重视,从行动上重视,我非常的认可,就是要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如果我们在准备工作中,每节课前能用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读教材,读教学用书,读课后习题,教师读懂后,然后根据教学建议设计明确的目标,再将课后习题与目标一一对应,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偏离方向。其次是课堂上要始终把握住教学的内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读,说,思,动笔做的机会,让不同形式的学习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堂上,教师的板书一定要有中心层次,要重点突出,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至于考试的情况,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放在常态课的训练当中去专门讲解,他可以作为作业设计中来专门分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线带班》P135-159页读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