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8

大荔县心理咨询协会郭亚婵坚持分享第921天:

学习打卡第9天:第三章        合作理解的基础

        SFBT咨询师对当事人怀有真诚、好奇的心,接收当事人的各种知觉,并展现出一种愿意倾听的姿态。SFBT咨询师的好奇心是以知觉为焦点,并朝着建构解决之道的方向前进。

          SFBT是以当事人的目标为本,尽可能引导他们自己来讲述自身的故事。

        SFBT认为,未来是可以创造与协商的。SFBT咨询师采取不预设的未知立场,尽可能多了解当事人的思维历程、世界观以及生命定位,了解当事人的参照架构,并在当事人的参照架构中工作,而非企图颠覆这个架构,所以,对于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是合作互动与咨询关系。

一、咨询关系是创造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SFBT并不同意咨询关系是当事人改变的唯一重要核心,或造成当事人改变的主要媒介。“当事人本人”才是造成改变的决定因素。

        SFBT咨询师必须向当事人求知探问,由当事人来教导咨询师如何帮助他。

          SFBT认为,当事人来到治疗室并不是带着问题来寻求协助,而是已经带着解决方法,只是需要有表达的机会而已。SFBT相信当事人身上有各种问题解决的宝藏,而咨询师正是引导当事人开挖宝藏的导引者。

        咨询师看待当事人,是位于一种欣赏、赞叹的角度,是抱着一种挖掘优势的意图,是朝向一个鼓舞、赋能的立场。,咨询师的位置比双方的咨询关系更为重要。

二、未知之姿的开放与尊重

      在咨询互动中,SFBT咨询师持有积极、尊重、希望感的态度,不评判当事人,也不假设当事人行为背后的意义与动机,反而是仔细倾听当事人,尊重和所有当事人的沟通,让咨询关系更具发展性。

      咨询师的未知态度并不表示咨询师是无知的,而是无须非知不可,或者是拥有着“慢一点才会知道”的特殊耐心。未知之姿提醒着咨询师需要学习进入当事人的世界,将自己多年辛苦累积的专业经验置于一旁,愿意处于被当事人告知的状态,而非将自己先入为主的观点及期待转到当事人身上。

        SFBT是“内文焦点”,即当事人所使用的语言、所提供的信息、所拥有的见解、所联结的思想,是作者的立场而被更尊重、充分看重及运用的。

        SFBT咨询师不是站在既定位置引导当事人往特定方向前进,而比较像是站在当事人身后一步左右的位置,在进行着引导,尊重当事人的立足点与观察角度,再以“轻拍着当事人的肩膀”的态度,用合适的问句刺激当事人用新奇的眼光来看相同的旧事件,或扩大现有的视野范围。

          至于当事人要选择旧有的方式或含有新观点的行动,都由当事人决定,当咨询师能精准配合当事人的语言运用方式时,当事人将会体会到高度的尊重与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