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6

中原焦点团队第33期中级班学员坚持分享第412天 总约练133次 来访者92 观察员37 咨询师4

教育到最后,拼的都是父母。

只有父母先放下无处安放的焦虑,才能成就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焦虑才是家庭教育最大的绊脚石。

哪些人容易成为焦虑的易感人群?

1.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茫然的人

父母自己生活没有方向,所以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就容易受到旁人的影响,从而失去方向,成为焦虑跟风型的家长。

2.自身体弱多病

体弱多病的父母,会非常为孩子的健康焦虑。

如果父母当中有个人是体弱多病的,那个人的心态便很难积极起来;如果他自己有慢性疾病,他就很难给到孩子自由。

3.对自己的现状不满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他就会为孩子的未来担心。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父母本身没有过上自己满意的生活,没有找到能发挥自己才能、赚取足够财富的职业,他的心态就很难积极。

他会以自己局限的认知,来推论世界是匮乏的,是不确定的,甚至是痛苦的。

那些不焦虑的父母到底是怎样的呢?

1.本身就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的父母,他们的自我是健康的,安全感是足够的,因此很少会为孩子的未来感到焦虑。

他们认同世界是多元的,人与人之间除了竞争,更多的是友善合作的;他们有兴趣爱好傍身,不会每天24小时牵挂孩子,盯着孩子;他们有好的人际关系,遇到挑战和困难可以与信得过的人交流求助;他们喜欢大自然,善于和大自然联结的人,不仅身体健康,还不会被压力和焦虑所困。

2.有明确的养育目标

这些目标无关孩子的分数和名次,而是一些有助于孩子适应社会的软实力:就是优秀的个性特征。比如有责任和担当、幽默开朗、勤奋进取……

凡是一开始就建立了与品德相关的养育目标的父母,他们都不容易焦虑,而他们的孩子往往都能够因为那些品质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3.非常自信

一个家长如果对自己自信,就不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和干扰,更加不会朝令夕改,今天给孩子学这个,明天又反悔,要给孩子报那个。

另外,当孩子的表现在别人眼里并不突出,成绩并不优秀时,他基于对自己的信心,就会有大局观,会看到孩子身上别人看不见的优点。

放松乐观,才有明媚阳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