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7月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激烈的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导致一些顶尖资深研究科学家的年薪超过1000万美元(约7167万元人民币)。
而典型的薪资方案则处于300万至700万美元区间,相较于2022年,这一数字实现了约50%的增长。
薪酬追踪网站Levels的统计数据显示,Meta给予AI工程师的薪酬范围为18.6万至320万美元,OpenAI则在21.2万至250万美元之间;若以薪酬中位数来衡量,OpenAI则稍高于Meta。
科技招聘公司Harrison Clarke的统计数据显示,整个AI领域的薪资持续上涨,大型科技集团的中高级研究科学家的总薪酬目前预计介于50-200万美元之间,高于2022年的40-90万美元。
作为对比,那些没有AI经验的资深软件工程师,其基本年薪通常徘徊在18万至22万美元之间。
红杉资本合伙人David Cahn在6月曾撰文指出,随着运算能力的日益普及,人才已成为AI领域的新瓶颈,顶尖人才所获得的签约金足以与职业运动员的薪资水平相媲美。
他强调,大家明白,唯有取得新的突破,无论是在强化学习还是其他领域,才能在AI竞赛中跃升至下一个层次,而人才正是实现这一突破的关键所在。
现这一突破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名从业五年的资深大模型算法工程师,我经常会收到一些评论和私信,我是小白,学习大模型该从哪里入手呢?我自学没有方向怎么办?这个地方我不会啊。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一定要继续看下去!这些问题啊,也不是三言两语啊就能讲明白的。
所以我综合了大模型的所有知识点,给大家带来一套全网最全最细的大模型零基础教程。在做这套教程之前呢,我就曾放空大脑,以一个大模型小白的角度去重新解析它,采用基础知识和实战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历时3个月,终于完成了这样的课程,让你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每一秒都在疯狂输出知识点。
由于篇幅有限,⚡️ 朋友们如果有需要全套 《2025全新制作的大模型全套资料》,扫码获取~
大模型学习指南+路线汇总
我们这套大模型资料呢,会从基础篇、进阶篇和项目实战篇等三大方面来讲解。
学习数据清洗、标注与增强技术
掌握分布式训练与混合精度训练方法
实践小规模模型微调(如BERT/GPT-2)
分析LLaMA、GPT等主流大模型结构
学习注意力机制优化技巧(如Flash Attention)
理解模型并行与流水线并行技术
掌握全参数预训练与LoRA/QLoRA等高效微调方法
学习Prompt Engineering与指令微调
实践领域适配(如医疗/金融场景)
学习模型量化(INT8/FP16)与剪枝技术
掌握vLLM/TensorRT等推理加速工具
部署模型到生产环境(FastAPI/Docker)
开发Agent类应用(如AutoGPT)
实践多模态模型(如CLIP/Whisper)
学习大模型安全与对齐技术
掌握评估指标(BLEU/ROUGE/人工评测)
分析幻觉、偏见等常见问题